气象专家表示,此次降雪,是因为冷暖空气势力都太强。前两天,北京已经热得仿佛夏天,这是受一股势力很强的暖空气影响,造成北京的气温比常年偏高了6℃。温度增高,空气中的含水量比较大,一旦凝结就很容易形成降水。这两天又来了一股势力很强的冷空气,北京一下子又回到冬天。强冷空气和强暖空气交汇之下,就形成了充沛的降水。统计数据显示,这并不是北京最晚的降雪。据南郊观象台最晚终雪日监测,史上最晚的北京地区终雪日为1959年4月21日。北京4月雪出现过12次,其中1964年和1988年都是在清明节当天出现的降雪。从近年来看,2016年终雪日为3月24日,4月降雪属正常天气现象。
北京昨天的“雪”是一粒一粒的,打到脸上还有点疼,像是冰雹。气象专家表示这不是冰雹,是霰。外观上,霰是不透明的圆锥形或球形颗粒固态降水,直径一般为2毫米至5毫米,落地易破碎,而冰雹是一种很硬的、半透明的结晶体。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方翀解释,伴随着今天的雨雪天气,北京市各城区相继出现了霰天气过程,霰又称雪丸或软雹,主要是大气中层气温高,雪经过暖层融化,形态变得不规则,近地面气温低,融化后的水汽在近地面又冻成了小冰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