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周二多方反击主要是基于4月23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传递的信息成为决定市场短期波动和中线方向的影响因素,也被不少市场人士解读为重要信号:信号一,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保持宏观经济平稳运行;信号二,主动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支持各地探索有效途径;信号三,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信号四,改革开放更加积极主动,以改革深化消除风险隐患。政策面有新动向,市场很快做出了正面解读。现在问题是,市场风格是否又将再次全面转变?只能说,有这个可能性,但还需要继续观察。
经济数据方面,受季节性因素影响,3月份数据有所回落,不过4月以来中观数据整体向好,各方面数据交叉验证,下游需求正在加速回暖,工业生产景气向好。其中,水泥价格自3月下旬触底反转,累计上涨已有4周;铜、铝价格也均在3月30日触底起涨,4月份以来分别累计上涨2.9%、9.5%。
同时,短期内场内流动性有望出现一系列可以预见的改善:一是从5月1日起沪深港通每日额度扩大4倍。这一举措既有因A股正式纳入MSCI的实时考虑,也是内地与香港股市互联互通机制优化升级的需要,有利于拓宽“渠道”,为A股引入外部活水。二是6月A股就将正式被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预计纳入MSCI在短期内会给A股带来约1000亿元的流入资金。考虑到主动型基金可能会提前配置,在“两步走”情况下,预计这1000亿元流入资金中大部分会在第一步执行日6月1日前后一段时间内流入,剩余部分会在第二步执行日9月3日后流入。
由此,大盘指数已回调至近一年低点,在经济平稳、微观企业的整体盈利保持稳定、利润增速预计仍在双位数以上的较快增长支撑下,指数再度跌破前低概率较小,但在好转信号真正演化以前,A股上行压力仍在,行情以底部反复震荡为主。中信浙江 钱向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