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国家艺术杂志/文艺评论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4月28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培养“现代钟馗”才能把“大仙”一网打尽
刘巽达
  ◆ 刘巽达

  近日,有媒体详细报道“大仙”堂而皇之开网络直播的案例。直播间里的“大仙”,其实与一些庙宇门口的卜卦算命者无异。他们糊弄观众的招数大致有这么几条:一是“信则有不信则无”。倘若观众质疑他们的神力,大仙则会以“你不信我就没办法了”“反正遭罪的是你不是我”来吓唬观众。二是“查未来都不美好”。不是“败家”,就是“财运不行”,总之要让你求助于他。三是问题简单,大抵不出“老三样”。比如“最近你是不是感觉生活不顺?”“最近是不是感觉身体不舒服?”对于这样的“通俗问题”,基本上所有观众都会给予肯定答复,大仙则据此炫耀自己的神力。四是回答模糊,条件可打折。大仙总是避开核心问题,用模棱两可的答案糊弄观众,最后归结为“心诚即可”等等。

  稍稍剖析他们的招数就会发现,这些大仙的知识水准太差了。他们无非是利用人们对生活不确定性的担忧,通过心理诱导吓唬你、控制你,最后让你乖乖掏钱。你对未来越恐惧,他们的吓唬越奏效,要钱的数额就越大,就是这么简单。

  看着这些拙劣表演,笔者有点纳闷,反迷信无数年了,大仙们早就如过街老鼠,就连那些庙宇门口的卜卦算命者也是鬼鬼祟祟,生怕被“逮进局子”。可是今天居然在网络这块“新土壤”上,怪力乱神又开始兴风作浪。

  关于“网络环境净化”的课题,应全方位关注事关民族精神被污染的所有部分。所以在此我们要呼吁“打鬼的钟馗”快快上岗,当然,上岗需要“资格证书”,这个资格,就是其分辨力和批判力。如何铸炼一副内行的火眼金睛,看得透大鬼小鬼的各种表演,这是需要通过制度安排予以保证的。网络管理者的文化水平、知识水平包括政治水平,需要通过细微而非粗疏的考量,才能准确反应。当大仙在直播平台里欢快地当着主播,赚得盆满钵满时,就可以反证,网络秩序的有效规范是不足的,是亟待补漏的。

  当然,我们一方面要提醒“钟馗”,另一方面也要提醒那些“求助者”:愚昧是产生大仙的温床,你们的受骗上当,无论网上网下,原因是一致的。只有用科学方法走出心理困惑,才是唯一的救药,大仙只能让你雪上加霜。

  “大仙”当主播的现状又一次说明,网络环境的治理需要高水平的人才介入,简单的敏感词搜索是不能对“大仙”们一网打尽的。“打鬼”犹如“打蛇”,需要找到“七寸”,“七寸”在哪里?在内行的火眼金睛里。所以,培养一支懂得科学文化、具有高度识别力的网络管理队伍,才有可能让他们成为“现代钟馗”,把形形色色的“大仙”一扫而净。

  上海文艺评论专项基金

  特约刊登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文体汇
   第A08版:话题/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动态
   第A10版:专版
   第A11版:夜光杯
   第A12版:夜光杯
   第A13版:阅读/连载
   第A14版:金融城
   第A15版:金融城/理念分享
   第A16版:股市大势/金融城
   第A17版:金融城/家庭理财·广告
   第A18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19版:国家艺术杂志/文艺评论
   第A20版:文艺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A21版:国际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A22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3版:新尚
   第A24版:家装专版
略谈机器人的文学写作
一醉难了
培养“现代钟馗”才能把“大仙”一网打尽
广告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文艺评论A19培养“现代钟馗”才能把“大仙”一网打尽 2018-04-28 2 2018年04月2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