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5月04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崇明岛上有山歌
李君兰
  李君兰

  说起崇明,想起的多半是崇明味:老白酒的甘甜、崇明糕的绵糯、崇明蟹的肥美……或许很少有人知道,在那个有着一千三百多年漫长历史的岛上,还有着源远流长的崇明音——崇明山歌。它已被列为上海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那可是饱含民间智慧的岛上宝藏。

  山歌,是民歌体裁之一,多半流传于高原、山区、丘陵地区,是人们在行路、放牧、砍柴等劳作时哼唱解闷的歌。“岛”上怎会有“山歌”呢?原来,崇明岛处于江海之交,四面环海,与大陆交通不便,加上长江水缓急多变、沙洲涨坍无常,岛上居民只能依靠围垦种植、捕鱼煮盐为生,生活颇为艰难。岛上居民要倾诉、宣泄劳作与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便孕育出了口头即兴创作、生动展现岛上生活的崇明山歌。

  保留着浓厚古老吴语的崇明山歌,是发自肺腑的中国好山歌。其情真切,都是岛上居民出于实际需要创作的,真情实感,毫无矫揉造作。其景深广,用丰富的内容记录着岛上生活的不同面貌:从棉花、纺纱等歌谣,听得出崇明家纺业的曾经兴旺;从捕鱼行船歌谣里,听得出靠海为生的不易与乐观;从稻作荡滩歌谣里,听得出崇明岛由小到大逐步积涨的镜头画面。其调多变,崇明山歌的曲调有“四句头山歌”、“对花调”、“倚栏杆调”、“采茶调”、“东沙调”、“牌名调”、“喊牛调”、“白鱼号子”、“香袋调”等三十多种。

  千百年来,由崇明劳动人民共同创造的崇明山歌,不仅是崇明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民间文艺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财经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连载
   第A21版:阅读
   第A22版:金色池塘
   第A23版:金色池塘/晚晴风景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生活本来就有意义
青春的记忆
崇明岛上有山歌
正确理解达尔文
“80后”就不能出游了吗
汉字,你读懂了吗
做关节手术
新民晚报夜光杯A19崇明岛上有山歌 2018-05-04 2 2018年05月0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