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技巧于自然表演
都说《睡美人》难跳,首先在于其繁复、高难度的舞蹈技巧。第一幕中的《玫瑰慢板》以及之后的《婚礼双人舞》《蓝鸟双人舞》《花环华尔兹》等,许多都是国际芭蕾舞比赛“御用技巧展示”。舞剧不但对主演有高超技巧要求,而是几乎每个独舞演员都有变奏段落需要展示。此外,长达2.5个小时的演出,对持续进行高难度动作挑战的女演员而言,体力上也是一道关卡,若非有坚实芭蕾基础和过硬体能,真难以拿下。
直到前晚总彩排前,饰演“王子”和“奥罗拉公主”的吴虎生和戚冰雪还在排练。连续一周每天两场连排,也让这对搭档之间默契达到“不用确认眼神,也能洞悉对方意图”的程度。反复排练的是《婚礼双人舞》,舞姿轻盈的戚冰雪被吴虎生不断托起,身子斜挂在他的臂弯间,头朝下脸微微扬起,笔直的双腿斜斜指向天空,犹如掠过霞光的一只云燕,优美动人。
吴虎生说:“《睡美人》是古典芭蕾里技巧和表演高度统一的一部,我们都是第一次跳。”说话间头发上的汗珠已经顺着脸颊滑落,而一旁,戚冰雪则补充:“古典芭蕾里,《葛丽蓓莉》和《天鹅湖》,虽然难度也高,但没有这么多高难度动作的连接,相比技巧上的难度,更考验的是体力。”
都说《睡美人》难演,在于这是一部考量舞团整体实力的舞剧。其中包括舞美布景制作以及灯光设计。《睡美人》从投入制作至今,与豪华版《天鹅湖》相比,软景数量达到了一倍,装置和道具也达到了三倍,硬景数量更是超过豪华版《天鹅湖》三倍之多。
独一无二海派芭蕾
当然,一百个编导有一百个版本的《睡美人》,每一个版本都不尽相同。上芭版《睡美人》紧扣主题,但也融入编导德里克自己的想法和构思。
由于柴可夫斯基在创作《睡美人》的音乐时就写下了海量的乐谱,并且在首演前进行了大量的删减。其后的每一位编导凭着自己的理解对柴可夫斯基的原曲都会做出或多或少的改动,此次上海芭蕾舞团版《睡美人》,在原版第二幕“幻景”中,奥罗拉公主在王子的深情一吻中醒来,二幕就此结束。但是编导德里克为了剧情的完整,为二人加入了一段双人舞。为此,德里克和来自英国的编曲迈克·英格兰在柴可夫斯基的乐谱中找到了适合的曲段,并配上了德里克最为擅长的古典芭蕾编舞。
另外,为了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迈克也对本剧部分乐段进行了拆分和改编。因此,观众们能够欣赏到一些独属于上海芭蕾舞团的《睡美人》舞段。
独一无二的上芭版《睡美人》的全球首演,标志着舞团对芭蕾艺术的不懈传承与创新,向成为国内顶尖、亚洲一流、世界知名的芭蕾舞团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而作品中自然带出的海派芭蕾风尚,也为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将中国风吹向世界贡献了一份力量。
本报记者 朱渊
记者手记
新境界
新台阶
被誉为古典芭蕾巅峰之作的《睡美人》,是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芭蕾三部曲”中整体艺术最卓越的一部。因其对舞蹈技巧、舞美制作、灯光服饰等均有超高要求,被视作芭蕾界的“百科全书”。
能创排属于自家独一无二版本的《睡美人》,被视作舞团实力提升到新境界的标志。2018上芭版《睡美人》中,音乐、故事和舞蹈部分,是对纯正古典芭蕾风格的继承,而舞美、服饰和灯光设计,则是全新的独立制作。
舞台上,“睡美人”被真爱召唤醒来,艳惊四座;幕布后,“睡美人”的“苏醒”则是几代上芭人半个世纪来前赴后继的不懈努力,所展现的是上芭从主创团队、演员梯队到舞美技术的全面成长。2018上海芭蕾舞团版《睡美人》的全球首演,意味着上海芭蕾舞团的艺术实力、管理制作都登上了新台阶!” 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