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4: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5月12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灵魂的归宿
万兴坤
  万兴坤

  我一直珍藏着一个红色烫金,由汶川县委、县政府授予的“荣誉市民”证书。这对于参加过汶川抗震救灾的人来说,是一种荣耀。今年是四川汶川“5.12”大地震十周年。手捧荣誉证书,思绪飞向十年前奔赴汶川的难忘亲历。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所在的军事医学科学院奉命迅即派出救援队,其中大多是防疫专家,担负灾区防疫任务,以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受科学院领导委派,我带科技处长和一名专家,将防疫装备送往汶川疾控中心。由于映秀通往汶川的道路阻塞,我们包租了两辆地方越野车,从成都出发,途经雅安、宝兴,翻越夹金山,再经马尔康、理县,途中遇大雨、泥石流、塌方等险情,历尽艰辛,最终抵达汶川,完成了装备交接任务。折返成都,再赶往映秀,与我们参加防疫救援队的同志会合。那时,地震过后已数周。到达映秀的当晚,下了一场滂沱大雨。翌日晨,雨过天晴。我们一行从倒塌的映秀小学遗址穿过,眼前是一片废墟,随处可见孩子们丢下的书包、文具盒、鞋子等,大地死一般寂静。这时,唯独见到一只小花猫,听到行人脚步声,从瓦砾中钻了出来,“喵喵”地叫了几声,使人感到还有生命存在。我们踩着泥泞路,继续前行,到了映秀镇渔溪子村,山坡上有临时搭建的帐篷,有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在露天的土灶上置锅熬粥。我问老人:“怎么就您一人?”老人悲伤得说不出一句话,欲哭无泪。后来得知老人的亲人都遇难了,其中有在映秀小学上学的孙女。前面的山道上,人们用一块块砖头摆成 “中国汶川5.12” 字样,树丛里挂着白底黑字的横幅 “汶川地震映秀遇难者之墓”,旁边还摆放着一个个花圈,被雨淋得湿漉漉的。这里是遇难人员集中安葬地,后来成为遇难者公墓。

  军地卫生防疫救援人员参加了对罹难者遗体的掩埋。当时因遇难者众多且集中,很多遗体被埋在废墟下,加之天气炎热,整个映秀镇弥漫着难以忍受的尸臭味。挖出的尸体,必须尽快处理,以防疫病发生蔓延。救援队员在渔子溪的山坡上挖崛了三道二十多米长的“S”形深坑,用于掩埋尸体。他们对每具遗体的处理,都怀着慈悲之心,给死者以尊严,让死者入土为安。这些遇难者大多没有亲人认领,有些遗体变了形,面目全非,甚至残缺不全,有的已腐烂还长了蛆,挪动时如不小心,躯体就会散架,只能用床单或棉被包裹,装入裹尸袋,尽可能保持遗体的完整。掩埋时进行除臭,消毒杀虫,每层尸体上面,覆盖一层石灰。法医对所有遗体进行拍照取样,做好标记,以备确认身份。掩埋前,救援人员都在遇难者遗体前集体默哀祈祷。我们轻轻地从墓坑边走过,怕惊动地下的亡灵,心头感到揪心的痛。这里是失散灵魂的聚集地,也为亡灵找到了归宿。

  在救援队的帐篷里,我见到了身材高大的山东籍汉子杨秀旭,经烈日的烤晒,脸上黝黑黝黑的。他讲述了一位小女孩的悲惨遭遇。一天,杨秀旭在映秀小学清理现场时,从瓦砾中发现一具女孩遗体,夹在石缝中,蜷缩着身子,躯体大部分已腐烂,而伸出来的那只小手胖乎乎的,满是血迹和灰土,变得青紫,手里紧紧握着一支已被折断的笔。见此情景,杨秀旭泪流满面。他慢慢地俯下身子,不顾尸体的腐臭,轻轻地拂去孩子手背上的灰尘,擦净血迹,掏出自己随身携带的钢笔,小心翼翼地放入孩子的手中。入夜,小女孩罹难一幕占据了杨秀旭的脑海,他趴在帐篷的铺盖上,借着手电筒的一缕光线,给这位孩子写了一首诗《叔叔知道你想学习》:

  孩子,当我从瓦砾中找到你/你手里还握着一支笔/虽然笔已折断,满是污迹/但你仍紧紧地握住,不愿放弃/叔叔知道,你想学习。

  当地震袭来时,你或许六神无主/教室瞬间坍塌,你也许充满恐惧/但你没有松开手中的笔/叔叔知道,你想学习。

  你或许与我的女儿同岁/天真烂漫,正是妙龄花季/看着你蜷缩的躯体/悲痛的泪水溢满我的双眸/我把我的笔放入你的小手/叔叔知道,你想学习。

  到过地震现场的人,会深切感受到,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是那么的渺小,瞬息间生命就消失了。活着就是幸运的。

  时光已过去十年,我们仍深深缅怀在地震中遇难的亡灵。这些年,我与汶川县疾控中心主任陈红一直保持联系。欣喜的是如今灾区已重建,人民有了新的家园。当地政府在地震五周年时专门立项,预留资金,对映秀渔子溪公墓进行修缮,按山坡自然走向错落而建。据最后统计,有六千余名遇难者长眠于此。每年清明、“5.12”、七月半、中秋,不同人群自发涌来祭祀,公墓里飘荡着一缕缕青烟,弥漫着生者对死者的思念。

  愿幸存者好好享受生活,愿逝者的灵魂得以安息,愿天堂里的孩子能继续上学。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汶川十年 大爱永存特别报道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郊野大地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动态
   第A10版:人物/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聚焦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阅读/连载
   第A16版:金融城
   第A17版: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A18版:理念分享/金融城
   第A19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0版:文艺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A21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A22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第A23版:新尚/摩登
   第A24版:家装专版
赖在医院过年
灵魂的归宿
蜂舞花香(彩色废画报剪贴)
桌长,辛苦了!
“君子协定”
蚕老枇杷黄
新民晚报夜光杯A14灵魂的归宿 2018-05-12 2 2018年05月1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