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下半年以来,相继有众安在线、阅文集团、易鑫集团、雷蛇、平安好医生等多家内地独角兽公司在香港市场上市。但上市后,不仅仅是5月4日刚刚上市的平安好医生在翌日即跌破发行价,其他四只独角兽也在上市后迅速破发;截至5月11日,四家去年末上市的独角兽,较上市后的最高股价跌幅均超过40%。
说到预期和实际表现的背离,这里简要介绍一下预期发酵、预期兑现和预期透支的三个概念。我们以三六零借壳江南嘉捷(601313)上市为例,从2017年11月3日爆出三六零与江南嘉捷达成借壳协议的消息,到12月29日并购重组方案正式通过证监会审核之间,江南嘉捷的股价连续18个涨停,巅峰时为66.50元,达到6000倍市盈率,整个市场都为之侧目。然而当今年2月26日,正式更名为三六零(601360)之后,风向急转,股价一路震荡下行,截止4月27日停牌时,价格为36.76元。江南嘉捷正式更名三六零后股价一蹶不振的原因,我们可以通过预期效应稍作解释。
一般情况下,消息按时兑现后,分为三种情况:
■ 第一种是消息在兑现时,兑现的幅度和范围高于市场预期,那么短期市场在消息兑现后还会持续上涨。
■ 第二种是消息在兑现时,兑现的幅度和范围基本和市场预期一致,甚至略低于市场预期。那么短期市场在消息兑现后会出现高开低走的情况,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利好出尽。
■ 第三种情况,最为糟糕,也就是预期透支,市场在预期尚未落地之前,过度地利用预期进行炒作和拉升,透支了消息的作用和力度。在消息兑现之后,市场会快速清算之前透支的上涨幅度。回顾三六零借壳案例的股价在股票更名前后判若两人的表现,投资者不难看出预期的透支:6000倍的市盈率!
当独角兽们纷纷高调上市之后,投资者回归理性,在判断它们的投资价值的时候就会发现一些问题:一是这些公司当前盈利能力不足以支持当下的股票价格;二是全球背景下,同业竞争让处于初创期的独角兽公司的成长充满了不确定性。
在较为成熟的港股市场,理性投资者居多,“独角兽”们过度的炒作,预期的透支,并不能形成对股价长久的支撑。当我们以一个价值投资的角度,再来看独角兽们的港股滑铁卢,就会更清晰明了:暴跌背后的动因不是“成长”,而是泡沫。
回来看A股市场,医疗独角兽药明康德(603259)目前已经4个涨停板。可以预期的是,A股独角兽上市初期的表现不会出现类似港股破发、腰斩的极端情况;但是当第一轮炒作热度散去之后,投资者们还是应该冷静分析,股价是否出现了预期的透支,支撑股价的基础是否还在?长江证券 陆志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