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1: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5月12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扁壶吉祥游牧风
蔡一宁
  ◆ 蔡一宁

  近年来,各地的古玩城开设如雨后春笋,然乱象丛生,古玩城里古玩少、现玩多,真品稀、赝品盛,欺上(家)瞒下(家),防不胜防,坑蒙诓骗害人不浅。即便如此,在真真假假中寻寻觅觅,十年前,我终于在上海一家大型古玩城如愿购得一把明末清初的四系紫砂扁壶。

  四系扁壶,又称背壶、穿带壶、穿带瓶、马挂瓶,可装水、盛奶、灌酒。此壶系仿辽金时期金属或陶瓷立式扁壶的造型所制,扁圆形腹,两侧各有两个贯耳;短直口(缺盖,也许木盖朽烂了),壶流短而略弯,直高底托(底部为椭圆形),壶高15厘米,宽14.5厘米,厚3.6厘米,口径3.4厘米,壶流长3厘米;底托长轴5厘米,短轴4厘米,中有横向孔洞贯通,系绳如与两侧四个贯耳通连,即可提拿、背负或吊挂,便于游牧、转场、军旅时随身携行。壶身中部正反两面向内略凹作圆形开光,其“圆如天、满似月”的形制明显留有西域游牧民族天、神、人合一的宗教情结、人文向往和审美追求之遗风遗韵。同时,壶身两面中央还用印模压印了相同的“独占鳌头”四字楷书铭文及“魁星点斗”吉祥纹样,只见魁星一手捧墨斗,一手执朱笔,立于大鳌之头,似正欲阅尽天下大块文章,圈点题名,其表达的学业精进、仕途畅达之喜气、豪气跃然壶上。整壶制作手法简洁,模制而成,印模装饰,器型端庄敦厚、刚柔并济;纹饰精湛,寓意深刻;通体呈紫褐色,胎质粗中含细,包浆自然莹润,长期使用痕迹明显,是一件难得的陈设兼实用的早期紫砂壶具或酒器之佳品。

  中华民族素有民间吉语及传统纹饰使用流传之传统。它们承载着悠久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智慧,折射出瑰丽多彩的文化形态和审美情趣,既传达了人们祈祥纳福、拜寿道喜、图吉避凶、劝勉励志、封官加爵的朴素幸福观,同时又隐含了儒释道信仰教化功能和社会民俗风尚、精神诉求等,是融民间文化习俗、吉祥图案、美好寓意、美术形式于一体的特殊表现形式,颇有民俗文化历史研究和收藏价值。 

  此四系扁壶上的“独占鳌头”吉语及纹样就是其中之一。中国古代人生四大乐事是: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和金榜题名时。科举时代的“金榜题名”是每个读书人终身以求的最高理想和无上荣耀。前三大乐事实现的几率要比“金榜题名”高得多。毕竟十年寒窗、状元及第在古代是极其艰难的。而“金榜题名”与“独占鳌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据传,居住于东海之滨天台山的羲和部落,具有非常丰富的天文知识,她们最早识别北斗七星,并把离斗柄最远的一颗命名为魁。后人拜魁星为文运功名禄位之神,皇帝允其掌管科名之事。据此典故,自唐代始,皇宫正殿雕龙和鳌于台阶正中石板上,凡科举中考的进士要在宫殿台阶下迎榜,而头名状元则站在鳌头之上,是谓“魁星点斗,独占鳌头”,寓意科场扬名、官运亨通。民间还有不少吉语良言与科举有关,如皇榜高中、榜上有名、文星高照、白蜡明经、状元及第、五子登科、蟾宫折桂、二甲传胪、连中三元、荣封九锡、位列三台、一品当朝等等,不一而足。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汶川十年 大爱永存特别报道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郊野大地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动态
   第A10版:人物/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聚焦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阅读/连载
   第A16版:金融城
   第A17版: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A18版:理念分享/金融城
   第A19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0版:文艺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A21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A22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第A23版:新尚/摩登
   第A24版:家装专版
白蕉佚诗
邮票中的马克思和《共产党宣言》
昆石·雪玲珑
扁壶吉祥游牧风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A21扁壶吉祥游牧风 2018-05-12 2 2018年05月1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