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学院2017级本科生郭嘉隽,是一位来自四川德阳的学生。地震发生时,9岁的他还是一名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当时我正在教学楼五楼上课,地震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我的语文老师。地震发生时,同学们都很慌乱,急着往楼道里跑。语文老师第一时间疏通楼道,让楼道通畅,指挥大家逃生,确保每一名同学都安全,自己则跟在队伍的最后面才走。”
在他看来,十年来,家乡发生了很多变化,但更重要的变化,还在人们的内心,“只要我们还活着,就应该珍惜生命,在有限的时间里让我们的人生尽可能丰富。”
来自四川绵阳的张瑞怡,是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2014级本科生。她说:“十年,让曾经的一切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但面对困难、挫折,我们不屈服、不放弃的人生姿态却从未改变。新汶川,新生活,祝福家乡,未来必将更加美好!”
同样来自四川绵阳的任琬忻,在2016年以606分的高考成绩被东华大学录取,汶川地震发生时,四年级的她和小伙伴们正在教室上课。为了快速转移到室外空地上,大家都在老师的指挥下拼命地向楼下跑去,但在奔跑的过程中却意外摔倒在地上,“我特别感恩一位经过的女老师拼命把我拉起来。”
在已经是环境学院2016级硕士生的杜夕铭看来,人真的要经历些什么才会长大,“每次放寒暑假回家,看到家乡逐渐发生的新变化,对脚下这片热土也就爱得更加深沉。”
来自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赵吉华,是人文学院2016级本科生,他至今仍然记得,无数的解放军、武警战士等公职人员与爱心人士,用行动带给了灾区人民希望和温暖。
赵吉华表示,距离汶川地震已经十年了,但那时候的经历,却永生难忘,“我要成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有担当的人,一个在困难面前不低头的人。” 首席记者 方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