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昌言先生(1917-2014)为香港著名实业家、收藏家,其所收藏的青铜器、陶瓷器、书画、文房和家具等,数量可观、既博且精。他还资助建设了上海博物馆中国历代书法馆。
2017年,遵照朱昌言先生及其夫人徐文楚女士的遗愿,朱氏家族与上海博物馆达成了上述古代青铜器的捐赠意向,从香港接回了两件珍贵文物。
这两件青铜器具有相当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其中的兽面纹方觚殊为罕见,为朱昌言先生的至爱珍藏,而上海博物馆所藏青铜器中无方觚藏品,此器填补了馆藏阙如,使上海博物馆青铜器的收藏体系更加完备。
在昨天的仪式上,朱家子女追忆了父母与上海博物馆的情缘,两位与老馆长马承源、陈文芬的情谊至今令人津津乐道。当年,当上海博物馆决定从香港购藏一批珍贵的战国楚简,却因为年末资金告罄而难遂其愿之际,朱昌言及时施手相援。他联合友人共同集资购下这批楚简,并将其赠与上海博物馆为此后学术界形成“上博简”的研究热潮奠定了实物基础。
上海博物馆青铜部研究员周亚介绍,兽面纹方觚是一件商代晚期的饮酒器,造型挺拔,装饰华丽,不仅是罕见的青铜艺术珍品,而且是学术研究的珍贵资料。从考古发掘的情况看,方觚出现于商代晚期,流行至商末周初,使用的时间比较短;方觚出现在级别比较高的墓葬中,墓主不是方国首领就是高级军事将领,因此方觚是高等级贵族使用的青铜礼器。
另一件西汉信成侯鎏金方壶为盛酒器,是研究汉初历史的重要资料。从器表纹饰的痕迹来看,原来曾饰有鎏金云纹与三角纹,现大部分已被磨平。壶腹的正面中部刻有“信成侯”三字铭文,字体属战国秦至汉初,故此“信成侯”当为汉初名将——郦商。据《史记》、《汉书》记载,陈胜起兵反秦时,郦商聚集数千人,刘邦到岐地以后,郦商带领将士投归。郦商屡战屡胜,约在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受刘邦赐爵,封“信成君”。据考证,“信成侯”称号的行用时间,即此方壶铭文的刻写时间,当在公元前202至前196年间。
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表示,“朱昌言、徐文楚伉俪是上博的老朋友,当年他们曾数次捐赠文物、工程设备给上海博物馆,支援人民广场馆舍的建设;如今,朱氏后人的捐赠义举,继承和延续了朱氏家族与上博多年来的深厚情谊。目前,上博东馆正在紧锣密鼓开工建设中,未来我们将为捐赠文物开辟更多展陈空间,感谢捐赠人为保护文化遗产作出的杰出贡献,以彪炳文博界,启迪后来者。”
本报记者 乐梦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