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8:文体汇
     
本版列表新闻
~~~宝钢工业遗存力求成为城市新地标
~~~宝钢工业遗存力求成为城市新地标
~~~宝钢工业遗存力求成为城市新地标
~~~宝钢工业遗存力求成为城市新地标
~~~宝钢工业遗存力求成为城市新地标
~~~宝钢工业遗存力求成为城市新地标
     
2018年05月12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艺术,钢铁之都的蝶变
宝钢工业遗存力求成为城市新地标
徐翌晟
  本报讯 (记者 徐翌晟)宝钢,曾经是上海工业发展的重要引领者,位于宝山长江边的宝钢“不锈钢地块”上,有着长度将近900米、最大宽度120米的型钢厂房;有着高度从20多米到60多米、错落有致、跨度大的炼钢厂房;有着高达六七十米的炼铁高炉……这些令人震撼的工业遗存,将在今后的几年中成为上海吴淞国际艺术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博物馆、艺术馆、教学区、音乐厅、创意空间等等。3.25平方公里的地块将以艺术教育作为核心动力,将现当代工业记忆、国际都市生活有机融合,为“上海文化”品牌增添“标识度”。据悉,上海美术学院将作为第一批“原住民”和垦荒者,计划2020年入驻其中。

  在昨天举行的上海吴淞国际艺术城论坛上,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协会秘书长斯蒂芬·修斯称“工业建筑的再利用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将内部结构推倒重来,而吴淞国际艺术城仅保留了7个原有设施,并将它们开发了新的用途。”

  与北京798、上海M50的艺术家自发抱团形成的艺术资源“聚集区”不同,上海美术学院执行院长汪大伟强调:“我们打造的是一个艺术的居住区,为艺术城的发展提供原生动力,以打造一个‘从3岁到99岁’终身教育的未来艺术之城。”由于美术学院的入驻意味着孵化出一批具有创造力的艺术家,他们还会带来三个朋友圈:全世界的艺术家的朋友汇聚到此;艺术消费欣赏圈会接踵而来;艺术的营销、经营者聚拢而来,由此形成健康有活力的生态产业链,以科学、有机的社会治理方式来驱动都市工业遗存变革,为工业遗存注入新活力。

  正如英国泰特现代美术馆馆长在论坛上所言,将由工业遗存改建的现代美术馆定位于一个集学习、陪伴、思辨于一体的综合空间,不只是向观众展示艺术,也是在响应大众需求,注重本地文化,打造社区归属感。

  设计规划人员对整个不锈钢区域里400多栋十几万平方米的建设厂房等建筑物进行了全面梳理、排摸、调查,从历史文化价值、可利用性以及风貌的独特性三个方面进行了评估、筛选,保留了部分价值大、可利用、有代表性的建筑。

  届时,这座从老工业遗存上蝶变而生的艺术之城如同熔炉一般,把艺术教育、艺术实践以及策展实践都能够聚合在一起,成为上海的文化新地标,将为“上海文化”品牌增添“标识度”,成为一个未来艺术之城。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汶川十年 大爱永存特别报道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郊野大地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动态
   第A10版:人物/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聚焦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阅读/连载
   第A16版:金融城
   第A17版: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A18版:理念分享/金融城
   第A19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0版:文艺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A21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A22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第A23版:新尚/摩登
   第A24版:家装专版
扫一扫
刘炜告别球员生涯 将回大鲨鱼执教
两青铜珍品入藏上博
艺术,钢铁之都的蝶变
民乐《牡丹亭》怀古思今
城市记忆
新民晚报文体汇A08艺术,钢铁之都的蝶变 2018-05-12 2 2018年05月1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