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6: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5月13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条路与一座城
林微云
  ◆ 林微云

  长乐路两旁遮天蔽日的法国梧桐在初夏清风中微微摇摆,树影婆娑摇曳。走过陈凯(CK)“二楼——你的三明治”餐厅,招牌小到几乎无法被行色匆匆的路人所看见;冯叔煎葱油饼的香味正四下飘散,让人垂馋欲滴,引得很多路人纷纷排队购买;赵女士锦乐花店里红彤彤的玫瑰开得正艳,儿子大阳正手忙脚乱地帮忙卖花;小路尽头的麦琪里被高高围墙围起来,里面依旧是废墟一片。不过短短3.2公里的街道,就是繁华熙攘的长乐路,在这里历史与当下交织,落后与摩登并存,繁华商业与邻里长短相互碰撞,上演了无数个悲欢离合的故事。

  出于惰性,我们容易对日常生活随处可见的事情熟视无睹。作为外国人,史明智却对我们选择性盲视的生活细节,充满了好奇心和新鲜感,他能够从外部的视角来观察我们熟悉的城市生活,并记录下那些容易被人忘却的历史变迁。他明智地只选择了曾经居住地所在的上海长乐路。一条似乎无甚特别的道路,普通市民随处可见,这些市民在历史的滔滔洪流中奔涌向前,奋勇拼搏。长乐路不长,可长乐路的故事容量却一点都不小。 

  新近出版的纪实文学《长乐路》不是一碗俗套的心灵鸡汤,也不温情脉脉。在书中,表面祥和平静的生活下夹杂着无数的奋斗、辛酸和磨难。卖花的赵女士生在山东农村,从小有白血病,改革开放后却勇敢走出农村,来到上海打拼了二十年。机缘巧合加上个人辛苦奋斗,终于有了长乐路街边生意兴隆的锦乐花店。陈凯(CK)是湖南小城独生子女一代的80后,父母从小离婚,曾遭受了严重的童年创伤,大学毕业后在广州工作却勇敢地放弃了铁饭碗,来到上海卖手风琴并同时经营卖三明治的餐厅,生活忙忙碌碌有时也空虚。煎葱油饼的冯叔年轻时曾远赴新疆参加建设兵团,妻子傅姨因为家中遭遇不幸,心灵没有寄托,整日沉湎于一夜暴富的梦想,屡次被庞氏骗局骗钱而无法自拔。 

  最让我感动的是古董店里一盒信件的故事。信件属于住在长乐路682弄70号的王雪松的父亲王明,王明在1949年以前拥有私营工厂,小有财富,后来公私合营,因为触犯政策,在青海德令哈农场劳动十几年。历史的小偶然曾经改变了多少人的命运,其中的甘苦和辛酸又岂是几封信件能够诉说?

  长乐路见证了上海历史的风起云涌,每时每刻总有新的人物粉墨登场,却没有一个人不被时代的潮流席卷。这些故事让人感动,继而感同身受。

  中国每一座城市都有一条“长乐路”,它可能叫“中山路”或者“建国路”,名字或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故事中的人常常如此相似,让人翻书时恍若打开了时光的幻灯片。如书中所叙,繁华都市芸芸众生,栉风沐雨奔波努力,让人心生共鸣,自己何曾又不是其中一员?我们都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着,也亲眼见证几十年里中国沧海桑田的变化,有梦想有奋斗,有不甘有不舍,有痛苦也有欢欣。我们对《长乐路》的故事感同身受,因为长乐路的故事,就是我们自己的故事。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广告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跨界
   第A10版:聚焦/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动态
   第A12版:展馆/新民印象
   第A13版:展馆/新民印象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6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上海珍档/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A22版:上海闲话/星期天夜光杯
   第A23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A24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候鸟的勇敢》:在失落的故乡寻找人性之光
新书速递
一条路与一座城
野百合的春天
新民晚报读书/星期天夜光杯A16一条路与一座城 2018-05-13 2 2018年05月13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