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5月13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妈妈”是句口头禅
聂学剑
  聂学剑

  周末,带儿子去公园看樱花。小小的人儿,不觉间个头已窜到我胸口了。他在前面欢呼雀跃,不时地折回扑到我面前,兴奋得语无伦次:“妈妈,快看,前面有卖小乌龟的耶!”我被他牵着手,直拽向道旁的小摊。“妈妈,妈妈,那些卖的可都是巴西龟,我上网查过的——”小动物是男孩子最好的玩偶。我稍稍放慢脚步,定定地望向儿子,他的额上已渗出细密的汗珠,因为爸爸难得陪他纵情玩一次而兴奋不已。我装作不经意地提醒他:“你刚才一直都是在喊‘妈妈’呢。”儿子猛然醒悟,小脸窘得通红,他双手攥紧我的一只大手仰望着我,显得极不好意思:“爸爸,对不起。我天天跟妈妈在一起,妈妈都成一句口头禅了!”我的心钝钝地疼了一下,是啊,整天以忙为借口,很少有耐心陪陪儿子,这是我这个做父亲的失职。

  爸爸、妈妈是孩子最天然的亲人和老师。相比之下,妈妈更温暖。中国五伦中所谓“父子有亲,夫妇有别”,意思是说:父母与儿女之间的亲情是天生的;而夫妻之间,各有分工,一般是男主外,女主内。记得小时候放学回家,飞奔进院,脱口而出的就是“娘——我回来了!”如果没有听到回应,心里马上就“咯噔”一下子,觉得凉了半截。立刻到处寻找母亲的身影。遇到父亲荷锄而归,劈头就问:“俺娘哩?”和现在的儿子一样,那时候,“娘”这个称谓,是我们兄弟姊妹的口头禅。在孩子不成熟的心智里,父亲和母亲共同演绎的人生长情大爱这出戏里,父亲只是一个“配角”。父亲给予我们的更多是沉默,是理性,是现实。父爱是座山,母爱是条河。幼小的心灵,更趋向于水的灵性,水的柔情,水的包容。这就是母爱啊。

  放学归来,第一件事要找妈妈;喊出的口头禅也是那句最动人的称谓:娘!小时候,一觉醒来,眯着眼,先喊一声“娘”。如果没有听到回应,立马困意全无,趿拉着鞋子先摸出门去,四处又去寻妈妈。直到母亲那双温暖而粗糙的大手抚过额头,连哄带骂地把自己推进屋里,顿时放下心来,安然卧下再美美地睡上一个回笼觉。

  成年之后,每次回到母亲身边,脱口而出的还是那句口头禅:娘!有时候,回到老家,推开的是两扇虚掩的大门,一眼瞥见堂屋铁将军把门。那一刻,失魂落魄般地慌不择路,不假思索地会遍寻邻居,询问谁看见俺娘去哪儿了,会一节节地循踪找到田间。母亲最享受被口口声声叫她“娘”的这一刻,那个时候,母亲满脸的笑意是最舒展的。

  儿时的记忆里,趴在父亲的后背上,我一定也有将父亲口误叫作“俺娘”的时候。父亲的脊背宽大坚实,还带着熟悉的汗味儿。那是除母亲之外,最有安全感的味道。在父亲和母亲之间,我们每一个做孩子的,一般倾向于选择母亲。孩子,毕竟是从母亲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啊。就连生活中偶尔受到惊吓,也会倒抽一口冷气,情不自禁地叫出那句口头禅:“我的娘哎!”手指不小心被扎破流血,疼痛时也会条件反射般地呻吟着:“疼死我咧,我的娘呀!”

  是啊,在受惊时,在受伤时,在病痛时,在大惊大喜时,我们难以掩喻的就是那句口头禅:“娘!”时光倒流,回到牙牙学语,第一句会说的话,也是那句口头禅:“妈——妈——”无论历尽沧桑的成人,还是不谙世事的少年,只要有妈妈在,都永远还是拥有满满安全感的孩子。

  妈妈,娘,这句口头禅,一直陪伴我们,护佑我们,幸福与此句口头禅同行。妈妈是我们一生的佛。“妈妈”,这句口头禅也像是出家人口里的那句佛号一般,每念一次,就拥有一份安心,一份福报;一份此世无双、今生不再的幸福和温暖。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广告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跨界
   第A10版:聚焦/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动态
   第A12版:展馆/新民印象
   第A13版:展馆/新民印象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6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上海珍档/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A22版:上海闲话/星期天夜光杯
   第A23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A24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妈妈”是句口头禅
淡定
图片新闻
葛岭探胜
特殊的房屋
养身与养心
落日楼台一笛风
新民晚报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A18“妈妈”是句口头禅 2018-05-13 2 2018年05月13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