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区区域内有8家三级医疗机构,5家二级医疗机构,2016年门急诊量近1700万人。大量就诊病人及其陪同家属和医务人员,造成了医院周边存在餐饮、住宿、购物等刚需。同时这些医院周边大多存在不良商贩聚集,快餐食品不安全,进出医院道路交通拥堵,医托号贩、短租房、保健品推销等问题,给市容环境、交通等工作带来很大压力。
去年,徐汇区结合环境综合整治和“五违四必”整治,首先启动对中山医院周边的综合整治。经过一年努力基本消除中山医院周边无证无照违法违规经营商户,业态形态得以改善,违法搭建拆除后小区环境也改善了。该区还研发了租房直通APP,加强人口信息化管理,打击医托和房托,合理规划道路交通和停车配套设施。
今年,在总结“中山医院范本”基础上,徐汇区政法委、建交委、公安局、商务委、市场监管局等合力,完善以医疗机构为重点区域的综合治理工作机制,整治街面秩序、调整周边商业业态、提升周边居民综合环境。按照“一街道、一医院、一方案”原则,以区域内8家三级医院和区南部医疗中心作为区级综合治理重点,5家二级医疗机构作为相关街道综合治理的重点。
记者在会议上获悉,枫林街道已启动对肿瘤医院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位于东安路斜土路口21户违规经营用房被关闭。接下来将对沈家里小区内部违规经营用房和东安路沿线违规经营用房进行整治,计划8月底前完成业态调整。针对耳鼻喉科医院周边综合治理,天平街道也有了明确计划,目标是以汾阳路(岳阳路至复兴中路段)为重点区域,取缔无证无照经营,整治超范围经营、异地经营等违规行为和擅自“居改非”及违法搭建、改建等;打击医托、号托、房托、车托等现象;规范化管理医院周边家庭出租房。徐家汇街道制定了包括胸科医院,淮海西路(番禺路-虹桥路),3个小区(番禺小区、淮海西路229弄、淮海西路221弄)的整治方案。第六人民医院周边比较突出的问题是交通堵塞,对机动车进行“内部循环、外部调整”,提高机动车流动效率和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