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6月11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德不孤必有邻 唯志同方道合
方翔
  ■ 方翔

  一个是其乐融融的上合峰会,一个是史上“最分裂”的G7(七国集团)峰会。两场极其重要的峰会在东半球和西半球同时进行,然而却展现出截然不同的场面,这似乎也印证了一句老话: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近年来,习近平主席在不同形式的外交场合展现了亲和、个性化的一面,拉近了同外国领导人之间的距离,促进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在今年的上合青岛峰会上,习近平主席表示,儒家倡导“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主张“协和万邦,和衷共济,四海一家”。这种“和合”理念同“上海精神”有很多相通之处。“上海精神”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强调求同存异、合作共赢,在国际上获得广泛认同和支持。

  与此截然不同的是,美国政府在一系列问题上采取单边主义行动,引发盟友强烈反对。此次七国集团峰会正值特朗普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宣布对从欧盟和加拿大等国进口的钢铝产品加征关税后不久,贸易分歧自然成为峰会的中心议题之一。事实上,就在不久前举行的七国集团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聚会”的火药味十足,美国财长姆努钦也成为“众矢之的”,遭到其余六国的孤立。

  中国有句老话:德不孤必有邻。这句话出自《论语·里仁》,意思是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与他为伴、为邻。

  相互尊重首先体现国与国之间主权平等,同时还应通过平等对话磋商、以建设性方式妥善处理和解决有关分歧,而不是像一些国家不顾其他国家感受,任性妄为、出尔反尔。

  “义”是中国古代一种含义广泛的道德范畴,核心是行为的正直、合理且应该。秉持公平正义是中国负责任大国角色的集中体现,也是解决深层次矛盾问题最有效的手段。

  合作共赢,贵在同心。上合组织自成立伊始就紧紧抓住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以安全、经济和人文合作为主线,树立了互利共赢的新型区域合作典范。而在G7峰会召开前夕,特朗普建议七国集团重新接纳俄罗斯,而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默克尔、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及新任意大利总理孔特已在G7峰会场外进行谈话,达成反对俄罗斯重返的共同立场,这无疑意味着特朗普与盟友之间关系的进一步“决裂”。

  自2001年正式成立以来,上合组织不断发展壮大,“上海精神”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同,显现出时代魅力。而G7虽然在1997年接纳俄罗斯,但是在2014年暂停了俄罗斯的成员国地位。现在,特朗普的单边行动、保护主义政策和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态度,让美国完全站到了其主要盟友的对立面,G7内部的分裂更进一步削弱其影响力。

  在外界看来,只要美国不改变目前的行为模式,那么G7就将成为一个“分裂、低效”的组织,而风华正茂的上合组织必将在“上海精神”指引下,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40年改革开放再出发·特别报道
   第A05版:上海40年改革开放再出发·特别报道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财经新闻
   第A09版:科创上海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俄罗斯世界杯前奏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阅读/连载
   第A20版:军界瞭望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康健园
   第A23版:康健园/健康养生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上合组织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习近平同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领导人共同会见记者时的讲话
“上海精神”力促地区一体化发展
德不孤必有邻 唯志同方道合
新民晚报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A02德不孤必有邻 唯志同方道合 2018-06-11 2 2018年06月1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