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人袁中道有“浓树遮樾,参差见碎天”的柳浪湖可消暑,我们当然也可以入深山隐溪涧,偷得浮生半日闲。莫干山的七园居、大乐之野庾村店都值得一去。
借着考察之名,我到了这里。七间房子、七个园子就能形容七园居的特点了,那天到这里已是傍晚时分,暖黄的灯光从山墙下的长条窗户里映出来,心情立刻大好。白墙黛瓦,除了高高的白烟囱与附近的民房对比强烈,其他别无二致,但进屋就全然不同了:木头屋顶、木头立柱、木头墙板、木头楼梯,配上雪白的床、雪白的浴缸,这才是我们想要的民宿样子!转出来,咦?怎么这么多的园子,原来有七个,个个景色大不同,有的对着来时小径,有的漏出一片苍穹,有的适合听溪水叮咚,有的最当欲晚未黑时分看深蓝天际与黝黝山脊与梯形屋宇成明暗强烈的反差,您顿生设计师可真是用心良苦之叹。那晚,我坐在楼台(园子)帆布躺椅上,游目骋怀,竟心生“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的感喟。
考察的第二站来到了大乐之野庾村店,它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莫干山小镇姑娘。这原本是一组破旧的民房,山中避暑民宿大热,于是好事者便将其改造成了精品民宿。我去的那天不是周末,小镇没有传说中的摩肩接踵堪比上海南京路的繁盛热闹,路边的小狗慵懒地趴着,唯有舌头在勤奋地摇动。
走近大乐之野,就只见散金碎银的光影里,“大乐之野”四个金黄的小字透出高贵且金属感的光,很抓眼球。随着阿珊带我们走进小镇姑娘,时光立刻静止了。大堂当然足够大,等待中,绿树与奶黄的灯光一起邀我入框,我选的是那张极简风格的北欧椅子,窗外门外的绿色早已不由分说涌进眼帘了。
入房间——阁楼。哇!斜斜的红红的木头斜顶,妥妥地滑下去,大窗户敞开了世界,收纳了阳光、葱翠;床就这样“丢”在“榻榻米”上,白的单子被木头黄“浮”起,天窗就在枕头边。设计师算好的,头侧过去,晚上就可以数星星了。
晚饭尚早,出门,走在麻石垒砌的台阶上,顺着麻石垒砌的山墙,开柴门,过漏墙,就看见野蒿翠竹中三两靠椅,临鱼儿寥寥可数之小石潭,池里早已满是青翠了。要了一杯冷饮,躺在静静的沙滩椅上,看着流行的无边际泳池,不由自主换上泳衣下水了。
这里吃得也很惬意:咖啡屋,走的也是乡村休闲路线;大餐,当然有的,在屋顶,进去,你仿佛来到了英国乡村,一面墙就是一扇窗,窗自然也就成了画框——苏州园林景象;这里的三黄鸡、牛仔骨是一定要吃的。温文尔雅又帅气的厨师,引得同桌女生频频侧目,后来忍不住进了后厨……连我也没忍住,只是一到后厨,那种干净整洁让我顿生回家得进行“厨房革命”的惭愧。你如果想宵夜小酌,当然可以,推开居酒屋的木门,就是野有酒了。老板是日本生活了七年半的三土,你跟他聊一聊,今夜你一定会醉并小调儿哼哼地快乐回屋。
庾村的小镇姑娘,还有一个人必须提,她就是上文提到的阿珊,民宿圈的小名人:香港理工大学酒店管理系高材生,她喜欢周游世界,却在这里待了四年,如今她也活成了一个“小镇姑娘”。
那一夜,我数着星星,在青蛙和鸣中沉沉睡去。
你要问七园居、庾村大乐之野建筑设计的品位咋样?它们都以“美丽乡村”的样本入选正在威尼斯举行的建筑双年展,记得去威尼斯嗨一定去中国馆看看哦:美翻了!
十日谈
消夏图
责编:徐婉青
一件吸汗散热的亚麻手工织衣,每一针都满满编织者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