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每个月都要圆上一回,一年十二次,所以月圆并不稀奇。可就是八月的这一天,要搞得特别正式,特别隆重,特别有仪式感,而且,特别不适合创新。从没听说过狂欢中秋的,从古至今,过中秋节,过的就是思念、怀恋,以及带点温暖的小体贴。
正月的月圆日,叫元宵节,人们习惯于扎上兔子灯、舞个龙、逛个庙集,是属于人间的狂欢;七月的月圆日,却是亡故之人的节日,谓之中元节,也要点上茄子灯,祭祖、祀亡魂、放河灯,为鬼魂们的狂欢照亮黑色的夜空。
只有中秋节,是偏属清寂的气质,连吃食都是带着凉意的。一直觉得,月饼必定是要凉吃,才叫月饼。现烤的鲜肉馅、小龙虾馅之类带荤腥的酥饼,但凡要趁热吃,我从未把它们看做是正式的月饼。还有糯米糖藕,煮烂了,糖汁在糯米与藕片之间深入渗透,放凉了,就如胶似漆黏在了一起,筷子夹起一片来要用点力,藕断丝连的效果,因为凉而真实。桂花酒也是清凉的才好喝,倒不需冰镇,只常温下的凉酒,倒进冷水洗净的瓷盅,凉凉夜露中,桂花纯酿的清甜,才是恰如其分。
想必,那是中秋季节的天然温凉致使,这个时节,万物从烈夏的亢奋中走出来,冷静下来,安稳下来,忽然有了落幕的预感,其实是早已料及的,却也不免先行寥落起来。
所以,这么容易陷入寂寥的秋季,需要亲人、爱人的抚慰,需要无所事事而抱团取暖,需要百无聊赖而面面相觑,需要什么话都不说的时候,也有人和你静静地在一起。于是,人们不约而同地想到,最好要聚一聚了,坐下来,聊聊最近好不好,谈谈过去曾经的好,再想想以后会不会更好,或者,也许会不太好……干脆,什么都不说,只看看天尽头的满月,这样岂不也是一种温暖?
好吧,我承认,中秋节的温暖,是用“凉”字来体味的。中秋节的团聚,也要用“凉”字来未雨绸缪,人间终是聚少离多,冷暖之间的藩篱,意犹未尽的,岂不就是一个“凉”字?
过中秋节,要的不是火热的欢聚,而是对坐清秋的体贴。可不是吗?凉凉的体贴,就是过中秋节的情绪节点。所以,月饼还是凉的好,净素最佳。所以,糯米糖藕也是凉的好,藕断丝连的寓意不需明说,只需有一个人与你一起举筷。所以,凉凉的桂花酒,三盅足矣,千万不可喝醉,醉了,就太过热烈了。况且,桂花酒是不容易醉的,顶多,让你有点恍惚。恍惚的感觉,岂不也是警醒与酣醉之间的那个“凉”?
楼道里的圆型吸顶灯坏了,只平时三分之一的亮度,昏暗而忽闪,随时要隐灭的样子,原因自是变压器不稳定。中秋节,隔壁高一女生下夜自习回家,电梯里出来,一抬头,说:它假装自己是月亮。
中秋节的时候,女人还可以对男人说一句:你但凡还能懂得一点点欣赏月亮的美,我们的生活就不会那么无趣了。照她的意思,她和他过得很无趣,可是无趣,他们也在一起过着。
中秋节那一天,多数是要下雨的。看不见月亮,就与想象中的月亮相会。一如古人,路途遥远,无法团聚,那就写首诗来表达想念。如今的人,发一通微信,在朋友圈,晒晒各地的月亮。相见太容易,无所谓想念,亦没有千里迢迢的体会。要见的,从古至今,都是亲人、家人,和已经变成亲人与家人的爱人。所以,聚在一起过中秋节的,就是那几个天天见都不厌烦的人。
月亮每个月都要圆一次,没有人会在一年里赏十二次月。一次够了,清淡生活,凉凉情意,才是长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