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9月24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给父亲打个电话
杨 康
  杨 康

  在外面奔波一天,临睡前拿起手机,才想起该给父亲打个电话。不过一看时间,都快十二点了,在老家农村的父亲肯定早就休息了,只好作罢。给父亲打电话的事,我是记在心上的,只是怎么稍一疏忽,就忘记这事了呢?

  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生的父亲,一辈子以体力劳动养家糊口,现在俨然一个小老头了。他听力不好,打电话我必须大声。而且,每次打电话,我都说方言,父亲就是家,是故乡。村里人说,在外面晃荡几年,回来连家乡话都不会说了?忘记方言在我们那被视为不忠不孝。但身处繁华都市满口方言,我总感觉有点尴尬。

  考虑诸多因素,我给父亲打电话都选择安静的地方。公交车上不能打,在单位不能打,与朋友聚会不能打。这样一来,能打电话的时候就不多了。一般是清闲的周末,或者上班休息的间隙,或者下班后回到家里,我才能给父亲打个电话。不过父子之间,倒不像母女那般非要天天煲电话粥。有事说事,没事不磨叽。一周一个电话的频率比较适合我们。

  我和父亲,每次通话基本上都不超过一分钟。电话内容也基本固定,“爸,你吃饭没?”“你在哪里?”“你还有钱用没?”父亲的话也很少,“吃了。”“在干活。”“还有钱。”数秒的沉默以后,“个人来去注意安全。”“有啥事,给我和哥哥说。”父亲又连续用两个“嗯”来回复我。对话加上沉默的时间,每次大约四十五秒,准不超过一分钟。

  偶尔,遇到天气不好,老家的手机信号就很差。有时候我就要把同样的话重复好几次,我才听得清父亲的回答。这时,通话时间一般才会超过一分钟。以前打电话,父亲老是觉得是长途,电话费贵。现在打电话很便宜了,却又忽然和父亲没什么话说了。

  每次,都是父亲等我挂了电话以后他才挂。有一次,和父亲说完话,我立刻放下手机离开,待我回来发现手机通话还在继续。我说你咋不挂呀,父亲说,我看你那边还没挂呀。我能想象每次挂掉电话后,父亲只身一人站在老家院坝边望着远方的情形。

  父亲一般情况下不会主动给我打电话,都是我打给他。偶尔有一次,我接到父亲的电话。那个时候刚好开会,父亲打了一个我挂掉了,不一会儿父亲又打来了。我一共挂掉父亲五个电话。会议结束,我立刻打过去,问父亲,啥事?父亲说,也没啥事,就是在电视上看到重庆下大暴雨了,你那没事吧?

  我瞬间僵持在那,几秒钟以后才说,没事儿,没事儿。从那以后,不管什么场合,哪怕再重要的会议,只要是父亲打来的电话,我都以最快的速度接听。在城市,看着身边那些父亲的同龄人,大都精神矍铄,拿着退休工资颐养天年或者游山玩水,我就在心底开始可怜我那皮肤黝黑,身体弯曲的老父亲。

  除了愧疚,我能做的也就是多给他打打电话。话少?那就没话找话说呗!先说说东家长再说说西家短。父亲不说我就故意问:今年三亩田里种的什么?王家儿子娶的是哪里的媳妇?我也对父亲说我的生活,告诉他我写的文章又得了奖,我的房子已经装修好了……

  给父亲打个电话,让一颗一生操劳的心能得到片刻的安慰。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40年 改革开放再出发·特别报道
   第A05版:上海40年 改革开放再出发·特别报道
   第A06版:沪港一线牵特别报道
   第A07版:沪港一线牵特别报道
   第A08版:要闻
   第A09版:科创上海
   第A10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1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军界瞭望
   第A20版:军界瞭望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康健园
   第A23版:康健园/健康养生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月亮每个月都要圆上一回
由整形“变脸”说美
月是故乡明(摄影)
伪“马拉松”跑者的自白
给父亲打个电话
闲话月饼
有关时间
新民晚报夜光杯A18给父亲打个电话 2018-09-24 2 2018年09月2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