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开学季”,经过暑假休整的学生纷纷回到学校,引起人们注意的,有不少学生以他们在假期内进行整容“变脸”当作“开学礼”。
近些年来,我国进行整形美容的人与年俱增,当今计约有800万人,30岁以下的占比约80%,男女比例约为1:13,其中不少是青少年学生。据中青在线记者近日面向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和少量应届毕业生所做的问卷调查显示,911位受访者中,6.81%接受过整容手术,而没有做过整容手术的受访者中,也有30.74%表示有整容意向。
整形美容,本是对人体上残缺或畸形的部位进行整治,以求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如今更多的则是为了美化自身。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为了增加“颜值”,让自己变得漂亮些,到美容医院去,或抽脂,或隆胸,或植发,或整形,这是个人的权利,并非什么“不光彩”的事,好在不少人的钱袋子越来越鼓,整容技术也越来越好,花钱“变脸”,让自身形象变美些,是一个会继续发展壮大的社会现象。
不过,追求形象美虽然没有错,但对“美”到底是什么,在热衷整形美容的人群中,却是存有误区的。美学上有一条重要原理:美在自然。自然是天然的,在品级上高于人工美。就一个人的面相来说,如果没有十分必要,并不宜妄加修补,破坏了原有的天然美。 脸上的五官动了手术,弄得“面目全非”,粗看似乎变美了,实际上却是变假了,缝缝补补,不忍细睹。
假,总是和丑联在一起的;而真正的美,是离不开真的。卢梭说:“在人做的东西中所表现的美完全是模仿的。一切真正的美的典型是存在大自然中的。”何况,我国还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得损伤”的古训,当今对此固然不必仍作金科玉律,但如果没有十分必要,却要去“损伤”这一父母最珍贵所赐时,还是“稍安勿躁”为好。
其次,美重个性。越富个性的东西越能显示美。不是“千人一面”而是“人各有貌”时,才能形成多姿多彩的人物世界。每个人的长相都有自已的特点,即使要美容,也应从自己长相的实际出发,注意保持自己形象的个性,而不要以别人的脸相为标准,作盲目的追求。有些追星族在整形中,要求做“某某的眼睛”、“某某的鼻子”、“某某的嘴巴”等,结果并没有带来那些明星的美丽,而是把自己的面孔搞得不伦不类。古代哲人早有教导:“在此为美兮,在彼为蚩 ”。
第三,就人体美来说,还有一个外在美和内在美结合的问题。“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美不美固然与外在长相有关,却更在于内在的素养。最动人的美,是从灵魂深处发出来的,即气质美。身体美如果不与内心美结合,按美学家说法,只是某种动物性的东西,难于有真正美的光泽。“爱美之心”是可贵的,应在内心修养上多下功夫。
自然,外表形象也要注意,为人要穿着得体,举止有度,不可不修边幅,邋邋遢遢,但这大多也是“诚于中而形于外”的结果。为了形象美,弃内求外,企图通过外在手术来实现,结果往往会与愿相违。更何况,“整形有风险”,轻率不得,跟风不得。
这表明,想通过整容使自已形象美起来的年轻人,需要真正懂点美。据说,时下青年人所以热衷整形美容,有一个客观原因,是招聘单位往往“以貌取人”,高“颜值”容易被录用,这也表明加强美的教育,又不宜只限于青年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