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明明是东方国际物流集团会展物流部的经理,他带领一支18人的团队,为105家展商的展品进境提供物流服务。在国庆假期前,他们完成了4批展品的全程快速物流清关服务,而随着进口博览会的日渐临近,工作节奏只会越来越快。
早上8时,陆明明来到办公室,利用打开电脑的间隙泡了一杯茶,然后开始回复十几封邮件。与此同时,手机微信的声音几乎全天都没有停过。因为105家展商来自27个国家,倒时差工作在所难免。“我们给每个展商都建了一个微信对接群,方便他们有任何问题及时对接。还有自己的工作小组微信群、公司大群和海关的工作群等,每天这几十个群的铃声都是此起彼伏的。但我们有规定,一定要第一时间回复,不管是清晨还是深夜。”
回复完邮件,又开始回复微信,中间还接了几个电话。“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进口博览会专区的申报速度非常快,9月28日我们刚刚走通了首单,不到20分钟,从巴西过来的84公斤啤酒和63公斤红酒就通关了。”陆明明在电话中告诉这名展商,上周你问我时还不太清楚,现在我心里已经有底了,进口博览会的展品通关是史上最快的。
在邮件、微信、电话的穿插中,一上午的时间很快过去了,陆明明端着已经变凉的绿茶,站在打印机前看了几眼窗外。“有时候一天工作下来,只有打印文件的时候能看看北外滩的风光,也算是休息了。”
在会展物流部的办公室玻璃门上,贴着一张国庆七天的值班表以及联系方式。“从今年9月开始,我们的员工就基本不离开上海了,国庆期间除了值班人员,其他人也都要在线上待命。”陆明明告诉记者,随着展期临近,大批展品逐渐到港,他们的工作节奏也越来越快。“一个展品要入境,至少需要准备物资证明函、报关单、货物提单和展品清单,这些信息还要预先录进电脑里。尺寸、数量、单价、税号、口味、颜色……一个展品需要录入的信息有四五十项,而有的展商带来的展品可能多达300多个。”不仅仅是在办公室里工作,工作人员还要奔波在两大机场、港区、仓库、国家会展中心和海关等地方,才能完成展品物流清关的全套流程。
“做了这么多年的国际会展物流,节假日加班已经习惯了。”陆明明说,除了和展商的沟通不能断,他们还将完成国庆期间抵港货物的单证审核和清关文件的制作,便于节后第一时间申报。节日期间,他还想抽点空陪陪孩子,辅导一下功课。“我们的团队以80后、90后为主,基本都成家了,值班之外,大家也都想多陪陪家人。等到10月26日至11月15日入驻展会后,肯定会更忙的。”
本报记者 张钰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