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艺术策源地
刘海粟14岁到上海,当时进入画家周湘主持的背景画传习所学习西洋画。1912年,年仅16岁的刘海粟在上海创办了中国现代第一所美术学校——上海国画美术院(也就是后来的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前身),并任校长。刘海粟突破传统首创男女同校,并增加了人体模特和旅游写生。在上海,有一处对刘海粟来说非常重要的地方——复兴中路512号(如今的刘海粟故居),刘海粟一直把这里视为自己的艺术策源地。
刘海粟故居坐落在复兴中路与重庆南路的交会处,是一幢法国早期独立式四层楼花园住宅,沿街筑有高高的围墙。房子的底层外墙采用卵石子装饰,二楼外墙面则是红砖清水墙,外墙上开有矩形和拱形等各式窗户,屋面是红瓦四坡顶,富有立体感。室内则是柳安木地板配以柚木护壁,天花板上有精致的石膏花饰,还设有考究的壁炉。这幢法式花园小宅由实业家朱葆山建造,20世纪30年代就被刘海粟租下,后来刘海粟和夫人夏伊乔也居住在此,直至1994年8月7日刘海粟与世长辞,享年100岁。
刘海粟谢世后,他的夫人夏伊乔就不在这里居住了。那年的11月29日,刘海粟作品的捐赠交接仪式举行,夏伊乔从容地在捐赠书上签了字。第二天,刘海粟的藏品与其本人的作品由部队护送,搬出了复兴中路512号。
美术馆展人生轨迹
其实早在1995年,刘海粟美术馆就已于虹桥开发区正式对外开放。为了加快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这座美术馆于2012年9月进行迁建,最终在2016年3月16日,时值刘海粟先生诞辰120周年之际,新馆建成并对外开放。
刘海粟和夫人夏伊乔共向国家捐赠了973件藏品和作品,除分别赠给南京艺术学院和常州刘海粟美术馆各30件刘海粟本人作品外,其余的913件均保存在上海刘海粟美术馆内,其中包括刘海粟一生所藏的历代名家字画和他本人最有代表性的油画、国画和书法精品。美术馆还在回廊墙壁、通道两侧等空间上通过各种形式,多维地呈现了刘海粟的人生轨迹,展示上海与这位艺术家的不解之缘。
本报记者 沈琦华
图 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