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顾仲源
在家中阳台种上一盆姜,既是一盆类似富贵竹的盆景,又可以收获生姜,何乐而不为?
春天来了,从菜场买回家的生姜往往都发出了若干个尖尖的芽头。4月中旬,我将买来的姜切下了4个芽头作为种子;找了一个长方形的紫色泥盆,将原来花盆中晒了一天的园土拌进了一部分沙子和植物营养土。我将拌和的土装进盆中约七分满,将四颗姜芽块浅浅地埋进土中再在上面覆上一分土,盖没芽头。然后在盆中浇足水,把这花盆放在阳台室内,等待它发芽。
个把月后,三个芽尖头慢慢伸出泥土,长成了小苗;另一个芽头没见露面,挖开一看——烂了,可能是浇水太多了吧。放在阳台外的花架上,盆中三棵小苗缓慢生长,从顶端伸出的尖头逐渐舒展开来成为一张狭长的叶子;继而又从顶端伸出尖头、舒展……如此往复,那植株往上伸,差不多间隔1寸左右长出一张新叶子;7月初的它们,几根枝干细长,亭亭玉立、枝干上竹叶状翠绿色的十几片叶子有规则地向外伸展着,枝顶则像一根粗粗的针尖耸立着,那是尚未舒展的一张新叶。一阵风吹来,互相触碰的叶子发出轻轻的“沙沙”声,让我静心陶醉于这天籁之音。下雨天,沐浴着雨点、洗刷去身上的微尘的枝叶像换了靓丽的新装在舞台上摆动,更显得楚楚动人。当然,我忘不了个把月给施点自沤的肥料。哦,它真不负我而茁壮成长,好似一盆脱俗高雅的富贵竹,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盛夏到了,炎热的天气让我担心盆中的姜,将它放在阳台外花架的里侧,这位置到下午就晒不到太阳了,每天我给它早晚浇上两次水。到三伏最热的那些天,把它搬进屋内“避避暑”,倒也给室内增添了几分绿意和一丝清凉。
台风来临,我又将它搬进“避风港”——在封了窗的阳台内安然度过那风雨交加的日子,免得受“拦腰折断”之罪。有人说植物花卉也是有灵性的。这盆姜,似乎也感受到了我的殷切关怀,国庆节前后气温宜人,每每靠在阳台窗口观赏它,见它在微风中微微颤动,像是在向我招手,又像是在对我点头,我会忍不住扶扶它的枝干、摸摸它的叶子,顺便拔去盆中偷偷长出的不知名的杂草。欣赏着亲手种植挺拔翠绿的它,真是一种享受!
秋天悄悄地走来了,白天不是那么炎热了,阳光金灿灿的。秋分一过,秋意日渐浓郁,盆中下端有老姜叶慢慢变黄了,它仿佛告诉我收获的季节快到了。霜降来临,盆中姜的枯黄叶子从下到上逐渐增多。过了立冬,整盆姜几乎每张叶子都或多或少泛黄了,没泛黄的也失去了以往绿油油的光泽。哦,它向我发出了明确的信号:成熟了!按捺不住好奇心的我有点紧张,半年多来,它给我带了来赏心悦目的绿意景色外,现在还能带给我什么呢?
小铲子插进盆中往上一撬,吆!手握住枝干连土带根往上提,竟扑鼻而来一阵姜香、手中感觉沉甸甸的!再一看,哇!拔起的几根枝干连在一起的“根”竟是三块弹眼落睛的生姜!抖掉泥土,剪下枝干,把三块生姜放在小秤上,共有200多克分量。
品尝大闸蟹的季节里,用自己种植收获的姜切成姜末配成调料用来啖蟹,另有一番滋味!诚然,这几块姜值不了多少钱,而且论品质也不是上好的,然而这阳台种姜近七个月享受的一段过程、一抹景观、一份心情、一种乐趣乃至一点收获,能用金钱衡量吗?
不妨到了春天你也来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