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国庆长假的一天,风和日丽。我在小区附近的新渔港畔散步,看到岸边很多质朴无华的芦苇,已绽放出成群结队的芦花,迎风摇曳,野趣浓郁,似乎在向我招手致意。此情此景引发我一下子想起儿时扎芦花扫帚的往事,心头为之振奋,古稀老夫聊发少年狂,隔了六十多年想重温这门传统手艺,再扎芦花扫帚。
我扎芦花扫帚的传统手艺是外公传授的。外公是一个家族的族长,乡亲们都尊称他为“老长辈”。外公古道热肠,乐善好施,乐于助人,是出了名的乡贤达人。每年到了秋冬季节,外公总会忙着去采摘好多芦花,晒干后扎上几十把芦花扫帚,留几把自家使用,其余的送给乡亲们。我年届十岁就当外公的助手,与外公一起扎芦花扫帚。外公看我有兴趣,就教会了我这门传统手艺。以后,我传承外公的家风,年年扎些芦花扫帚,拿出一部分送给亲眷和邻居使用。我还在学校里教会几个同学扎芦花扫帚,一起为学校效力,使学校再也不用花钱去买扫帚,为此得到了学校的嘉奖。扎芦花扫帚,给我留下了多么美好的回忆!
已是下午四时光景,我来到芦苇丛中釆摘芦花。野外满眼绿色,凉风送爽,使我心旷神怡。我知道,二十多年前,这里还是一条臭水浜,后来经过综合治理,种植芦苇等水生植物来治污,生态大大改观。显然,芦苇在净化污水中功不可没。芦花开花有的早有的晚,釆摘芦花时也有讲究,采老的芦花容易脱落,采早的不耐用。所以,我尽可能釆摘适合中用的芦花。
芦花经过四五天晒干,我就动手扎芦花扫帚,先用小竹竿制作成70厘米左右长的扫帚柄,在柄的小头锯开一个口子,放进一块15厘米长的竹片,用钉子固定在柄上,使之成为一个十字架。再把芦花扎成一个个小把,扎在竹片上,左右各扎三小把,然后把芦花秆均匀地包裹在竹柄上,从下而上捆扎三道细铁丝,再适当修剪齐正芦花和芦花秆,一把芦花扫帚就这样大功告成了。这次,我扎的是“加强型”的芦花扫帚,又大又重,结实牢靠,实惠耐用,估计好用好多年呢!
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绿色环保的芦花扫帚渐渐淡出人们视线。我这次扎芦花扫帚,既是践行综合利用自然资源的绿色环保理念,又传承承载着人们美好记忆的传统手艺,意义不一般。一种责任感、自豪感、幸福感油然而生。 朱扬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