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3352亿元,同比增长6.2%。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5447亿元,同比增长5.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97905亿元,同比增长7%。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的税收收入156401亿元,同比增长8.3%;非税收入26951亿元,同比下降4.7%。
几个主要收入项目中,国内增值税61529亿元,同比增长9.1%;国内消费税10632亿元,同比增长4%;企业所得税35323亿元,同比增长10%;个人所得税13872亿元,同比增长15.9%。
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再创新高,1-12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20906亿元,同比增长8.7%。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32708亿元,同比增长8.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88198亿元,同比增长8.7%。
大力减税降费是2018年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内容,财政部税政司巡视员徐国乔表示,2018年减税降费体现了三个特点:一是以改革促减税,二是聚焦实体经济,三是多措并举促降费。2019年在全面落实已出台的减税降费政策的同时,抓紧研究更大规模的减税、更为明显的降费,将深化增值税改革,继续推进实质性减税,相信随着更大规模减税和更明显降费政策的逐步落地,将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振市场信心,促进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关于地方政府债务,财政部昨天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41652亿元。财政部预算司副司长郝磊表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指标处于合理区间,风险整体可控。截至2018年末,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18.39万亿元,如果以债务率(债务余额/综合财力)衡量地方政府债务水平,2018年地方政府债务率为76.6%,低于国际通行的100%-120%的警戒标准。加上中央政府债务余额14.96万亿元,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GDP初步核算数计算,政府债务的负债率(债务余额/GDP)为37%,低于欧盟60%的警戒线,也低于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