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3:目击/新民印象
     
本版列表新闻
“中西结合”整治+“水下森林”修复,打造最美河道~~~
     
2019年02月22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西结合”整治+“水下森林”修复,打造最美河道
河边走一走 诗情画意浓
罗水元
张家浜 橙红色的落叶杉点缀着浦东张家浜河道美景杨建正 摄
中扬湖 静安区市北高新园区的中扬湖里,黑天鹅等水禽成为一道生态风景 杨建正 摄
北潮港 徐汇区北潮港一派色彩丰富、错落有致的江南水乡好风光 本报记者 周馨 摄
朝阳河 普陀区朝阳河边漫步、健身,享受好树好水好风景本报记者 孙中钦 摄
横沥河 嘉定横沥河再现烟雨江南美景首席记者 刘歆 摄
联泾港 长宁区联泾港河道是长宁区内景观星级河道之一,周边绿树掩映、河水清澈见底,自然与人文景观完美和谐,临河漫步,凭栏远眺,让人觉得心旷神怡、美不胜收 首席记者 刘歆 摄
杨树浦港 杨浦区杨树浦港从传统“防护型”河道改造为“生态、人文、休闲”综合型河道 种楠 摄
沽西浜 虹口江湾镇沽西浜河畔郁郁葱葱 本报记者 李铭珅 摄
扫码看视频
  本报记者 罗水元

  漫步申城,细心的市民可以发现,身边的河道越来越美丽干净了。经评选,张家浜、北潮港、浦南运河(南桥段)等20条河道在首届上海市“最美河道”系列创评活动中胜出,成为“最美河道”,徐汇区春申港、静安区夏长浦、奉贤区人民港等20条河道获“最佳河道整治成果”荣誉。

  市民可能不知晓的是,不少河道“最美”荣誉的前身竟是“黑臭”河道。从“黑臭”涅槃到“最美”,是一串“最实”的攻坚步伐。

  如普陀区对全长约3公里长的朝阳河,通过筑坝抽水的方式,一举就排查出了41个排污口。在“底朝天”式的整治中,清淤量就达8500立方米,并对排污口采取封堵措施或截污纳管。

  徐汇区对曾经的黑臭河道春申港采取了“刨根问底”、“中西结合”式整治:一方面,抽干河水清淤;另一方面尝试“食藻虫引导的水体生态修复技术”,均匀地投入1000多升食藻虫慢慢“调理”出“水下森林”,并投入螺、贝、鱼、虾类等水生动物,形成“虫吃藻、鱼吃虫、草净化”的良性循环。

  奉贤区则对金汇镇人民港疏浚清淤的同时,将河道两边“废品回收站”等各类影响河道水质的建筑和设施,进行全覆盖式清理,并通过修建护栏、种植绿色植物等方式,恢复河道原本干净模样,使之成为村民休闲好去处。

  而静安与宝山两区,在曾获“蚊子河”外号的夏长浦面前,携手并进:一方面,对雨水管道架设雨污分流装置;另一方面通过河道疏浚、水体生态系统构建、绿化改造、泵站改造等综合手段改善水质,终于使清澈的河道重回人们视野。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广告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广告
   第A11版:中国新闻·广告
   第A12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3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夜上海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新民法谭
   第A24版:新民法谭
   第ZF01版:中缝4-21
河边走一走 诗情画意浓
新民晚报目击/新民印象A13河边走一走 诗情画意浓 2019-02-22 2 2019年02月2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