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审视缩表加息
自去年第四季度以来,美股涨势逐渐减弱并进入高位盘整,而美联储持续缩表和加息引发投资者担忧,企业对资金面“量化紧缩”的负面情绪不断累积。美联储在1月纪要中承认,当前金融市场波动性有所上升,融资条件总体趋紧。
从经济基本面看,包括世界银行在内的多家权威机构下调美国2019年经济增长预期,美国内部党争加剧,与贸易伙伴摩擦不断,内外风险因素叠加,不确定性的负面影响逐渐显现,促使美联储重新审视“缩表+加息”的紧缩政策组合是否适应现实。
美联储纪要称,自去年12月以来,经济前景变得更难以确定,金融市场波动增加,消费者和企业信心走弱,显示对当前风险状况的看法有所转变。
主动调整紧缩政策
在这种环境下,美联储主动对紧缩政策作出调整,认为应该尽快公布今年结束缩表的计划。
作为美联储推动货币政策正常化的两大紧缩政策之一,缩表以减少对到期证券本金再投资来收缩资产负债表,从而同步减少发行美元货币,进而全面收紧金融环境。但这种紧缩政策配合连续多次加息,会造成流动性快速减少,提升企业融资成本,给资本市场带来压力。
在考虑结束缩表的同时,美联储在加息决策上显得更慎重。纪要显示,美联储官员一致赞成维持联邦基金利率不变。费城联邦储备银行行长哈克预计,2019年美联储仅会加息一次。
与银行准备金挂钩
为应对2007年次贷危机和2008年金融危机,美联储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资产负债表因此大幅膨胀。2017年美联储开始缩减总额高达4.5万亿美元的资产负债表,目前已缩减至4万亿美元左右。
分析人士指出,缩表意味着商业银行存放在美联储的存款准备金也一同减少,进而影响商业银行应对提现的能力,美联储可能会据此确定结束缩表时机。
纪要显示,准备金规模已经从2014年的2.8万亿美元降到1.6万亿美元,年内将降到合适水平。哈克认为,准备金规模应在1万亿至1.3万亿美元。花旗银行主管马塔伊预计,一旦准备金降到1.1万亿美元,资产负债表正常化进程就将结束。杨承霖 高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