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1: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3月01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讷亲的“迷失”
陆其国
  陆其国

  讷亲是清代雍正、乾隆两朝重臣,出生于世代为官的显赫家族。雍正朝时他曾任御前大臣。因为人秉直刚正,办事勤谨慎重,乾隆即位后对他格外赏识,讷亲不仅得授军机大臣,还可以随时入大内面陈皇帝。

  讷亲的清廉还影响到下属。他负责吏部事务时,同样清廉的吏部尚书甘汝来,不幸在工作中猝死。讷亲亲自护送甘汝来遗体回家。到了甘家,有一老妪正在缝制衣服,讷亲以为老妪是奴婢,便请她“传语夫人,相公暴薨于署矣”。不料老妪闻言惊问:“汝为谁?”讷亲讲明了来意。他话音刚落,只见“老妇汪然大泣,始知即(甘)夫人也。”说话间讷亲询问甘夫人,家中可有余款?甘夫人答:有。说罢便拿出一个袋子,从中拿出八两银,说:“此志书馆月课俸也。俸本十六金,相公俭,计日以用,此所余半月费也。”原来甘尚书每月只以自己在志书馆的讲课费十六两银作日常开销,现在还剩半月开支八两银,其节俭可见一斑。讷亲听了,不由感动得掉下眼泪,“代以衣衾殓之,归奏于上”。乾隆看了上奏,也很感动,即拨一千两白银,下谕让内务府负责办理甘尚书的丧事。此后,讷亲还与另一名朝廷命官孙嘉淦一起,查实总河朱藻“诈欺贪虐”罪,将其革职、流放;并受乾隆委托,视察河南、江苏、安徽和山东等省行营伍,果然发现不少严重问题,皆如实汇报,引起乾隆警觉。讷亲还上奏反映,各省督抚司道州县等各级地方官吏,“惟从簿书钱谷为事”,却对“户口贫富、土地肥瘠、物产丰啬、民情向背、风俗美恶,以及山川原隰、桥梁道路,皆漫置不省”。直接批评地方官员乱作为或不作为。并建议各级地方官要把了解民情以及自己为官政绩、计划要层层上报,做到下情上达,以形成“崇实效、去虚文、饬吏治、厚民生”的局面。此建议得到乾隆首肯,“下部议行”。

  不知是否出于出身优越,以及年纪轻轻就跻身中央高层,且得到重用。总之时间一长,讷亲渐渐自命不凡,好颐指气使,以致“遇事每多溪刻、罔顾大体,故耆宿公卿,多怀隐忌”。这其实即是“迷失”自己的一种征兆。有人上疏乾隆告讷亲状。但此时乾隆只看到讷亲为官“清介持躬”,不贪赃枉法,不拉帮结伙,而且“其居第巨獒缚扉侧,绝无车马迹”。你看,讷亲把自家的狗也拴得很紧,以免吓着人伤着人;因为不喜欢结交达官贵人,他家门口也从来不会停有那些人的马车。如此乾隆自然不会责难讷亲。

  其时由于川陕总督张广泗在金川屡打败仗,损兵折将。乾隆不顾讷亲既不谙军事,体质又弱,于1748年授权讷亲赴川主持军务。此为乾隆在知人善任上的“迷失”。果然,讷亲履新后“自恃其才,蔑视广泗”;后者亦“轻讷不知兵,而事权出己上,阳奉而忮之”。于是便见讷亲上任后,不作任何调查,下令官军须于三日内攻克几处大金川土司的据点。结果非但进攻受挫,还搭上总兵任举和参将买国良的性命。讷亲锐气大减,再“不敢自出一令”。后来只能处处仰承张广泗鼻息行事。讷、张联名上奏乾隆呈报战况,只言进攻受阻,不说官兵损失惨重;还提出筑碉株守的所谓“以碉逼碉”、“与敌共险”战术,请求乾隆派兵增援。结果被乾隆斥为谬议。下谕指出,“大兵聚久,变患易生”,责令讷亲要“因时度势,以进为止”。讷亲知道自己的软肋,故没有奉旨行事,而是倚仗张广泗与敌对峙,他自己则“躲避帐房中,遥为指示,人争笑之,故军威日损”。直至后来与敌交战,讷亲带头、官军跟着“望风溃散”。导致最后与张广泗一样下场:论斩。曾以廉洁奉公为人称道的官员讷亲就这样死了。他的死,初时固然和乾隆罔顾知人善任有关,但真正让讷亲罹祸的,不正是源于他在自知之明上的“迷失”吗?!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09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0版:社会新闻·广告
   第A11版:中国新闻·广告
   第A12版:专版
   第A13版:专版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夜上海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新民法谭
   第A24版:新民法谭
   第ZF01版:中缝4-21
美好之物
阿珠嫂
讷亲的“迷失”
小议钢笔书法
映月(中国画)
“高级全科医生”
新民晚报夜光杯A21讷亲的“迷失” 2019-03-01 2 2019年03月0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