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夜生活地标集聚区
上海商业既要有高大上的购物中心,也要有烟火气的特色小店。为了鼓励特色小店的发展,《方案》明确提出,各区要针对特色小店集中街区,编制街区发展规划,同时“根据街区规划和功能定位,规范调整房屋使用性质”。而对于特色小店的认定,行业相关部门下一步会出台标准。
此外,允许有条件的特色小店开展“外摆位”试点也被写入《方案》,夏季的露天位有望成为申城一道风景线。
《方案》还鼓励各区引入市场主体,整体开发运营特色街区,建设一批公共市集、邻里中心等吸纳便民特色小店入驻的公共设施。
为了建设夜上海特色消费示范区,促进夜间经济发展。《方案》提到,鼓励各区建立“夜生活首席执行官”制度,编制夜生活集聚区发展规划,打造地标性夜生活集聚区。允许有条件的酒吧街开展“外摆位”试点。在充分论证基础上,试点在夜间特定时段将部分夜宵街、酒吧街所属道路改为分时制步行街。
确立四个“首发示范区”
打响“上海购物”品牌,“首店经济”不能缺位。《方案》明确,要全力将上海打造成为“全球新品首发地”,做大做强“首发经济”,并把黄浦区、静安区、浦东新区、徐汇区确立为“全球新品首发地示范区”。在新兴消费领域方面,“单身经济”“她经济”“童经济”“银发经济”“婚庆经济”等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加速推动势在必行。
“新领域”要加速,“老品牌”不放松。《方案》指出,要推进老字号“一品一策一方案”工作,开展闲置老字号品牌交易试点,开展第三批中华老字号认定。实施“老字号+旅游”,推动老字号“进机场”、“进高铁”。
此外,为促进消费回流,《方案》指出,要加快发展免税购物,提升外来消费吸引力。加快发展机场、邮轮港等口岸免税店及市内免税店。支持创建离境退税示范街区。加强境外旅客购物退税政策宣传推广,扩大退税商店数量规模。开展好离境退税“即买即退”试点。
本报记者 张钰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