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5: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4月28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抵达心灵深处的音乐
周珂银

  周珂银

  发现没有,从汉字的繁写体看,音乐的乐字,加上草字头,就是繁体的药字。或许我们的祖先早已发现这个奥妙,乐和药相通,音乐也是可以用来治疗疾病的。同我说这番话的是闵行区古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汤春红主任,一位爱弹奏古琴的女子。与她相识,纯属从“饭友”开始。因我的工作午餐就在附近的“中心”搭伙,三天两头在饭堂与她打照面,常常在一起边吃饭边聊天,这会儿与她聊起的正是儿童康复音乐治疗的话题。

  说汤春红酷爱音乐一点也不为过,看上去不苟言笑的她,要是聊起有关音乐的话题,总见她笑得特别灿烂。或许正是这个缘故,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一个儿童康复音乐治疗项目,曾为落实治疗基地颇费周折,而与汤春红谈合作却是一拍即合。她相信“乐”和“药”相通,相信音乐有一种不可名状的神奇功效能抵达人的心灵深处。于是,去年9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康复科、古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音乐学院教育系一起开辟了上海首家社区级儿童康复音乐治疗室,并为这间治疗室取了一个亲切的名字“音为有你”。

  音乐治疗是一个系统的干预过程,是研究音乐对人体机能的作用,以及如何应用音乐治疗疾病的学科。那么音乐治疗运用到儿童康复中又是如何展开的呢?

  那天我饶有兴趣地赴“中心”观看了一场儿童音乐治疗活动。粉红嫩绿的室内,摆放着架子鼓、非洲鼓、电钢琴等20多种乐器,几十名患儿在治疗师眼镜哥哥的鼓励下,正在表演儿歌《种太阳》。伴随着欢快的节奏,孩子们或唱或跳,手舞足蹈,自由发挥。尽管他们的肢体动作不太协调,唱歌不太连贯,但生动的面部表情,昂起脖子努力演唱的姿态,让陪同来的家长面露惊喜之色。家长们有的上场和孩子们互动;有的热烈鼓掌;有的竟激动得擦拭着眼泪,说是音乐治疗释放了孩子内心最本真的情绪。 

  原来音乐治疗不仅是简单地听听音乐而已,而且是运用一切与音乐有关的活动形式作为手段,如听、唱、演奏等,治疗师利用音乐体验的各种形式,与患者形成乐感互动,帮助被治疗者达到健康的目的。

  身临其境,感受在场的气氛,忽然感到,被治疗的不仅是患儿,还有家长,甚至包括如我这般的旁观者。“音乐治疗法在西方国家已被成功地运用到康复领域,我们也要创造条件,为孩子们的康复提供更全面的方法。”与大家侃侃而谈的汤春红,眼神明亮,神采飞扬,有一种溢于言表的成就感。是的,能促成一项儿童康复项目,能将个人的爱好体现出社会价值,那种幸福感,就像一首抵达心灵的乐曲,那么美好!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特别报道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国际新闻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动态
   第A10版:人物/文体汇
   第A11版:夜上海
   第A12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3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A1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5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16版:文艺评论/星期天夜光杯
   第A17版:文艺评论/星期天夜光杯
   第A18版:上海珍档/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亲子
   第A20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新民海外
   第A22版:多彩中国/新民海外
   第A23版:新民海外/希腊
   第A24版:匈牙利/新民海外
抵达心灵深处的音乐
换 房
智慧快餐
门槛是障碍吗
转 念
音体美教研组轶事
买书道情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A15抵达心灵深处的音乐 2019-04-28 2 2019年04月28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