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0: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5月24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艺术的眼睛
曹 阳
  曹 阳

  有机会集中读了曹小航的部分诗歌,心头涌动一阵惊喜。上海检察系统有一位女作家曹小航早已不是新闻,我在二十多年前就开始陆续读到过她写的纪实文学作品、小说、通讯特写等,如《一个女检察官的手记》《检察官之死》等,都是写检察官生活,立意清新,文笔生动,视角独特。她当过记者、编辑,又是作家、诗人和检察官,可以说,她的诗歌创作和她的小说、纪实文学写作相比是别样的精彩。

  小航具有诗人难得的一双艺术的眼睛。她灵敏地发现生活中的诗意题材,从执法到山水,从放生池到古巷,从奶奶的乡村到敖包,从山居到夹竹桃,从画室里的插花到成吉思汗陵墓,从寻访旧居到今时梅雨,从各时节好雨到冬眠,从插在花瓶里的芦花到南京公祭,从寒冰到樱花……仿佛世间万物她都能信手拈来化成诗的语言,举重若轻,推出颇具磁性的诗篇,令人激赏!

  诗的语言是文学语言中最有美学价值的语言。小航具有创作语言的天赋,她的诗歌语言灵动、形象、优美,富有张力以至穿透力,很能吸引读者,引发读者共鸣。无论是一把尺、一把剑、一朵荷、海水、古刹、砖瓦、砚台、佛塔、乡村、大厦、白桦、乌鸦、风力发电杆、蒙古包、炊烟……都是作者随手巧妙设计优美诗句的零件以至芯片。随意读她的一首短诗《画室里的插花》:“一把剪刀/至尊红颜/薄命在绿叶白瓶//纠结春天/了却尘缘/似真似假/化成一幅出水芙蓉/在墙壁上静坐//寂灭的美/在留青的人生艳遇/不过挥手再见/就这么绽放//血色芳华/一日胜却一季花开/不负回眸一笑/倾心描摹。”类似实例比比皆是,尽显诗的语言之美。

  小航更有构筑诗歌意境的生花妙笔。她匠心独运,笔下的意境,常常出人意料地具有大气象。例如《中国古巷》,没有怀旧的低吟,没有失意的浅唱,诗人又出人意料地放歌:“水墨里/眼光向虚空一掷/夜的阴影嵌进浮雕//半堵城墙/画个门框/给历史留一条退路……”激起读者无限的联想!她在《蒙古之远》祭成吉思汗墓时,构筑的意境当然更是大气象了,真所谓“思接千载,神驰万里”,具有不凡的震撼力。这样的大气象,在许多男性诗人中也不多,在女诗人中更是少见。这一点恐怕不能归功于诗人的艺术天赋了,而应从诗人的生活经历和她的心志追求中去找到根源。她坦陈自己是“秉承‘文学给我情怀,法律给我胸怀’的理念”从事庄严的检察官职业和文学创作,并不断奋力前行。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小航诗作的成功之路。

  (本文为诗集《一米之外》序 文汇出版社)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国际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1版:家装专版
   第A12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3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广告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广告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夜上海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新民法谭
   第A23版:新民法谭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4-21
有口难言
思霞学艺
艺术的眼睛
东望洋山的眺望
五月丁香(水彩画)
银行家笑迎“天亮”
新民晚报夜光杯A20艺术的眼睛 2019-05-24 2 2019年05月2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