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医学属于出生缺陷的二级预防,不仅包括传统出生缺陷的产前诊断,也包括胎儿疾病的宫内干预治疗。2018年6月,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胎儿医学科主任孙路明、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内科主任李奋、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心导管室主任吴琳3位专家联袂,采取微创技术为一位尚在妈妈腹中的29孕周胎儿实施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术。 该严重先心病患儿出生后仅再经历了一次微创手术,避免了单心室修补手术,目前已随访8个月,达到治愈。这是由国内医生团队独立完成的国内首例宫内胎儿心脏介入手术。2019年3月,上述3位专家再度携手合作完成了第2例胎儿肺动脉瓣闭锁宫内介入球囊扩张术,日前,该孕妇已于5月14日顺利分娩一名3315克男婴。
在国外,胎儿医学已有二三十年的发展历程,而在国内,胎儿宫内诊断和治疗仍是一个相对较新的医学领域。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主任段涛教授坦言,“之前国内协作网络其实已经具备雏形,只是尚未成立一个正式性的组织,新成立的‘中国胎儿宫内治疗协作网络’将会是一个开放性的学术联盟,由此加强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规范国内胎儿宫内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