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7: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8月25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锢使不泄谓之“鈵”
叶世荪
  文 / 叶世荪

  “鈵”的读音近丙(bin)。这是至今使用频率仍然很高的上海话古语词。

  “鈵”的基本含义是用力使物紧固。《康熙字典》引用各种古籍注释为:“音柄,固也。谓固也。”譬如,上海人会说:“搿只螺丝帽松脱了,快点用扳头拿伊鈵鈵紧。”

  在沪语中,“鈵”更多的是用来引指相持和忍耐。章炳麟《新方言》说:“今人谓锢使不泄为鈵住”。2015年1月5日,《文汇报》有篇《首个工作日,基层都在忙些啥》的报道,其中写到“新一代社工能‘屏牢’了么”。早年上海有出独脚戏《水淹七军》,其中有段对白也用到该词:“实在我是勿能动了,走都不能走,迭能一迸,迸仔两分钟。”还有更早,出版于1935年的《上海俗语图说》,介绍上海当时有句俗语叫“死蛇迸”“言人不声不响,三拳打不出个闷屁,他不抵抗,也不屈服,只用一副镇静功夫,不惜时间,与人作长期的穷迸包。”上述的“屏”和“迸”,都是“鈵”的借字俗表。意思就是相持、坚持、忍受。

  上海话中还有许多由此衍生出来的词语。例如:鈵包(较劲),表示坚持不作让步;鈵功(忍耐力),形容忍耐的能力;鈵气(憋气),指憋住不呼吸;鈵牢(忍住),指坚持既有状态不变;鈵僵,意为陷入僵局;鈵一鈵,即忍一下;鈵气功,指运气发功似的闷憋状态。

  此外,在棋牌等游戏中,碰到前一局双方执和或出现同样大小的牌色,须在下一局博出胜负时,棋戏中称为“鈵盘”,牌戏称为“鈵宝”。其中,都能感受到所谓“锢使不泄”的意味。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新视界
   第A05版:新视界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文体汇
   第A08版:话题/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聚焦
   第A10版:动态/文体汇
   第A11版:夜上海
   第A12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3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A1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5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16版:文艺评论/星期天夜光杯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A18版:特稿/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亲子
   第A20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新民海外
   第A22版:多彩中国/新民海外
   第A23版:新民海外/奥地利
   第A24版:日本/新民海外
沪谚熟语印
拿日脚过成一首诗
话里话外个爱意
想起小辰光收集糖纸头
锢使不泄谓之“鈵”
勿一样个麻婆豆腐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A17锢使不泄谓之“鈵” 2019-08-25 2 2019年08月25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