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时生长在农村,无锡老家江南水乡,是夏米冬麦两熟地区,每到“清明”前后,农民春耕大忙开始了,这时清晨起来,常能听到“布谷”“布谷”清脆悦耳的布谷叫声,它告诉农民要做秧田了。做秧田是个细活,要把田里的泥土坌碎弄细,灌一层薄薄的水,再略施薄肥,然后把早已造好的优质稻种落到秧田里去,农民们称作“落谷”,数日以后,稻谷发芽,秧苗日长夜大,再约摸半个多月,秧苗长成一尺来高,此时已到“芒种”季节,收割完小麦,秧苗需要移栽,小麦收割完毕,旱地要换成水田,耕地、翻土、灌水、插秧,此时就是常说的夏收夏种,农民们第一个大忙季节。农民们劳作是辛苦的,但每天伴来的“布谷”“布谷”悦耳动听,布谷鸟送给农民们的歌声,似乎是对辛勤劳动的慰问,对日后稻谷丰收的祝愿。
近年来多次选择春季回乡,特意想听听儿时眷恋的布谷叫声,可多是梦想落空,乡亲们说布谷鸟不见了,“布谷”“布谷”的叫声多年前就听不到了。联想起儿时夏天听到的“蝉鸣”,“知了”叫,现在在上海的公园里也已听不到了,此类物种变化,只有等鸟类学家、昆虫学家来研究解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