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9月03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快评
盼新政能真正给孩子减负
邵宁
  邵宁

  昨天是新学期开学第一天,一系列重磅教育新政在上海出台,让家长和学生又是欢喜又是忧。

  根据《本市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减负增效工作实施意见》,小学阶段不可进行期中考试或考查,初中除语数外科目,其他只进行期末考试或考查;不再举行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竞赛;严禁各区按考试成绩对学生、学校进行排名……这对孩子们来说无疑是一大好消息,只是学校能否做到,还是一个问号。

  另一份《上海市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措施》则让“深夜吼妈”稍微宽了心:给学生布置作业老师要先试做;杜绝家长代批作业;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10小时,初中生不少于9小时。但是,这9-10小时的睡眠时间能否达到,又是一个问号。

  多年来,越来越重的学业负担,压得孩子们喘不过气来,小小年纪就架上了大眼镜,脸上失去了纯真的笑容,甚至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这一状况已引起从中央到地方的重视,国务院、教育部都出台了文件,提出了一系列减负措施。上海的“新政”,也正当其时。“新政”如果能够不折不扣地落实,一定有助于减轻学生负担,至少对于把厚厚的卷子当“大礼包”、“辛苦指数”爆表的学校,多了一道紧箍咒。同时,上海对培训机构办学也将严格规范,严查超标课外培训、重点关注“占坑班”“神秘考”。相信校内校外一起抓,一定能见成效。

  不过,家长们还有担心之处:小学减负了,孩子还能不能上一所好中学?初中阶段减少考试次数,中考该怎么应对?会不会变成“校内减负,校外增负”?其实,考试也是教育过程中的一个正常环节。减负能否有效,关键不在于减少考试,而是“功夫在诗外”。我们能否继续完善升学制度,让其更公平?能否办好每一所学校,让教育更优质更均衡?同时,孩子的很大一部分负担来自校外,能否减少焦虑,放平心态,也值得每个家长反省思考。

  不妨回想一下,当孩子刚刚出生的时候,大多数爸妈愿望就是:健康平安地长大。然而,当孩子渐渐长大,琴棋书画、四大名校、清华北大……父母的欲望开始不断升级。但如果孩子在过重的负担下失去了健康的身心,那就什么也没有了。

  所以,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家长们也应“不忘初心”,因材施教,方得始终。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长三角/中国新闻
   第A09版:国际新闻
   第A10版:文体新闻
   第A11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2版:国际篮联篮球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4版:夜上海
   第A15版:夜光杯
   第A16版:夜光杯
   第A17版:新民旅游
   第A18版:新民旅游·广告
   第A19版:旅游资讯
   第A20版:旅游资讯
   第A21版:旅游资讯
   第A22版:旅游资讯
   第A23版:旅游资讯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小学不可进行期中考试考查 初中除语数外只能期末考试
盼新政能真正给孩子减负
严查 超标课外培训 严禁 培训挂钩入学
布置作业前老师要先做一遍 不得要求家长代批孩子作业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5盼新政能真正给孩子减负 2019-09-03 2 2019年09月0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