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份文件中,以下几个亮点值得关注。
● 不得使用未经审查APP布置作业。
● 为合理布置作业,教师要提前试做拟布置的作业,原则上要随堂布置作业,不得布置惩罚性作业。
● 学校应围绕作业的目标、内容、难度、类型、数量等关键要素,探索利用信息化等手段不断提升各类作业设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不得使学生作业演变为家长作业。
● 学校要探索利用信息化等手段,以年级组等为单位统筹各学科日常及假期基础性作业和弹性作业总量(含电子作业),有序安排实践性作业、跨学科作业。确保作业总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 教师应按时回收、认真检查批改、全面分析、及时反馈作业。杜绝要求家长代为评改作业,不使用侮辱、嘲讽言词或符号批改、反馈作业。
● 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10小时,初中生不少于9小时。鼓励孩子与家长共同承担家务劳动,参加体育锻炼及社会活动。
市教育督导部门根据本市作业管理相关要求研究制定督导指标,指导各区开展区域学校作业管理效能监测,形成定期抽查发布区域监测报告的工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