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业1-9月营收和利润,与横向的41个工业大类总体增速比较,优势十分明显,营收高出9.9个百分点,利润高出4.6个百分点。其利润增速仅次于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五个大类行业,远高过其他35个工业大类行业。与汽车制造业自身纵向的前8个月增速比,营收增加1.3个百分点、利润增加2.0个百分点。
与国统局此前发布的另一份工业增加值报告相映衬,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速也非常耀眼。9月份增速22.5%,1-9月累计增速14.6%;前者高出全国工业增加值(6.1%)16.4个百分点,后者高出全国(6.0%)8.6个百分点。这样的增速,在全国41个工业大类中也名列前茅。
数据表明,汽车制造业前3个季度完成的经效指标,可圈可点,这是一份十分亮丽的答卷。
业界权威人士分析认为,汽车制造业前三季度经效指标如此亮丽,有两大主要因素:一是去年同期营收和利润跌至全年谷底(营收低增2.3%、利润下降4.5%),同比基数偏低;二是今年汽车市场日趋好转,汽车业产销两旺。
中汽协日前的《产销快讯》,佐证了汽车业前三季度业绩。1-9月产销1942.20万辆、1936.04万辆,同比增长都是13%,较前8月提升2.43和1.74个百分点。1-8月整车业营收23623.76亿元,增长11.43%,增长额2423.78亿元;利润2243.04亿元,增长6.84%,增长额143.91亿元。零部件业营收23010.15亿元,增长13.46%,增长额24729.55亿元;利润1691.20亿元,增长16.36%,增长额237.74亿元。
17家大企业(集团)营收21989.39亿元,增长12.86%,增长额2505.44亿元。东南汽车和比亚迪汽车增长率超过50%,广汽和吉利增长率30%,北汽超过20%,上汽、一汽、东风、长安、华晨和陕汽等增长率在10%上下;奇瑞由前7月的负增长转为正增长;宇通和庆铃虽不及去年同期,但降幅均有所收窄。大企业(集团)的利润稳健提升,1季度716.48亿元,微跌0.64%,跌幅月月收窄;1-4月后,由负转正,小幅增长,上半年利润1897.42亿元,增长1.83%;1-8月利润2374.19亿元,增长6.24%。
值得一提的是,汽车工业增加值的贡献。汽车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增速重上两位数,“有力拉升了全国工业增加值”,足以表明,我国汽车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无愧为重要的支柱产业。 张伯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