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9: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11月03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朱顶红
谈瀛洲
  谈瀛洲

  一

  童年时,去贵州的一所医院“支内”的爸妈,曾把我带去那边住过一段时间。因为我拒绝去幼儿园,又不能老跟着他们,所以我爸有时把我放在医院的老花匠和他的苗圃那里去玩。大概那时的我已经表现出对植物的兴趣了吧。

  老花匠是个有点像童话书里画的那种人物,留着白胡子,常常戴着一顶大草帽,乐呵呵地扛着一把大锄头。为什么像他那样大年纪的当时还会被选派去支内,我就不明白了。

  也就是在他的苗圃里,我第一次看见了朱顶红(当时我还不知道它的名字),是种在无花果等一些树木的下面——它有大部露出土面的肥大球根,宽大肥厚的深绿叶片,然后从叶片旁侧抽出一根粗大的花梗,上面开出三、四朵酷似百合的漏斗形雄壮大花——是大红色然后在喉部有些纵向的白色条纹那种。现在知道这不过是朱顶红最常见、最普通的品种,然而在当时还很少见,觉得漂亮极了。

  后来我回到上海读书。爸爸不知怎么知道了我喜欢朱顶红这种球根花,就向花匠讨了一个来,带回上海给我。

  二

  这只球根在我家弄堂房子的天井里种了很久,叶子一直长得不错,慢慢地还分出许多小球,我都掰下分开种了,到了后来天井里一盆一盆地有五六盆,可就是不开花。

  于是就求助于善于种花的舅公。他拿回去一盆后,使出“重肥+晒太阳”大法,第二年春天就开了花拿了回来。

  他还说从朋友那里问来了名字,叫“百子莲”。查了下黄岳渊、黄德邻二先生的《花经》,这花民国时便有了,果然是叫“百子莲”或是“百子兰”,什么时候改叫的“朱顶红”就不知道了。

  当然,它还有些别的名字,比如孤挺花、华胄兰等。

  三

  中年又开始种花以后,第一批想到要种的花里就包括“百子莲”。这时已开始有网店了,我发现它已改叫“朱顶红”,还惊喜地发现,可以买到许多国外培育出来的新奇的品种。

  我先后种过的朱顶红不下十余种,许多分球以后还曾和朋友分享。如果喜欢的是花型巨大与繁复,令人快意的,那么首选的当然是重瓣大花的品种。其中我最喜欢的品种是“爱神”(Amaryllis Aphrodite),这是用希腊神话里爱与美之女神阿芙洛狄忒的名字来命名的一种朱顶红,白色复瓣大花,瓣尖为粉红色,花瓣晶莹厚实,还有一圈鲜红色的边缘。

  我曾养过一个“爱神”的大球,春天会抽出两到三根花梗,梗端再开四、五朵花。花盛放时直径可达二十几厘米。春天开完花后,有时盛夏还会再抽一根花梗,真可以说是“劳动模范”。

  单瓣的朱顶红花比较小,开起来没复瓣的那么雄壮,我觉得要种的话,就要种奇色的品种。我喜欢的一种叫“派比奥”(Hippeastrum papillo),这是音译的,意译的话它的名字是“凤蝶”。它的花瓣是奶黄色,还带点绿色,花瓣中央则有许多深褐紫色的脉纹。它的相对尖、窄的花瓣在开花时会让人联想起凤蝶的翅膀,所以就得了这个名字;还容易让人联想起某种热带的兰花。

  “派比奥”原来是巴西热带雨林中附生在树上的一种朱顶红,在原产地已经不多,但因为它花瓣上特别的褐紫色,得到了人们的大量繁殖,所以现在很容易购买到。

  我喜欢的还有一种单瓣朱顶红是叫“青柠”(Amaryllis Lemon Lime),开的花是细腻的浅酸橙色。我喜欢绿色花,因为绿色花是自然中比较少有的,甚至可以说是“反自然”的一种花,因为如果是为了繁殖目的的话,植物就应该开颜色不同于叶子的绿色的花,这样才更容易被传粉的昆虫或鸟儿看到。

  四

  至于朱顶红的栽培法呢,作为这么美丽的一种花来说,真的是很容易的了。一般都是在秋天买球根,家里如果有暖气的话,当时就可以栽下,早的话圣诞就可以看到花;在西方,朱顶红常常就是作为一种圣诞球根来出售的。家里如果没暖气就暂时不要种,可以放在比较暖和的地方暂时储存起来,到春天不会有冰冻的时候再上盆。因为朱顶红原产热带,遇零度左右低温的话会冻坏。球根植物对栽培的深度都有不同的要求,朱顶红栽时要把球根的三分之二露在土面上。开完花后,可以把花梗剪去,不让它结籽以节省养料;多施肥,多晒太阳,把球根养得肥大起来,明年又可以开好花;在上海的话盛夏要避开正午的直射阳光,不然叶子可能会被晒伤,留下白色斑点;到了入冬的时候,多数朱顶红有个休眠期(“派比奥”是个例外,不需要休眠,冬天除保持温暖外,可以继续浇水),这时可以慢慢减少浇水,直到叶子枯黄。这时可以剪去枯叶,把朱顶红连盆放在室内温暖处。这时的朱顶红球根虽然外部看不出变化,内里却在孕育花芽。到了春暖时恢复浇水、施肥,它就会再次开花!

  朱顶红的花虽说和百合的很相像,但它的花瓣质地比百合的要晶莹,百合的相比之下看上去有些干。百合虽然现在也有重瓣的,但从花的大小、质地、色彩来说,我觉得比朱顶红还是要略逊一筹。所以,朱顶红迄今一直是我最喜欢的球根花,没有之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评论/随笔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财经新闻
   第A17版:社会新闻
   第A18版:中国新闻
   第A19版:中国新闻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国际新闻
   第A22版:国际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
   第A2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7版:上海市第二届市民运动会会刊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新民楼市
   第B02版:楼市资讯/新民楼市
   第B03版:好吃周刊
   第B04版:我家厨房/好吃周刊
   第B05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广告
   第B06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B07版:市场之窗/资讯·广告
   第B08版:广告
重温进贤路
朱顶红
扫一扫,关注“夜光杯”
“老东西”
“网红”之后
张掖丹霞地质公园风景
致礼,北京天安门
新民晚报夜光杯A29朱顶红 2016-11-03 2 2016年11月0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