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认识了一个美国人
傅泾波跟李宗仁是好友,那时李宗仁就住在北平中南海,有一天,傅泾波带着海澜去李宗仁家,正巧李宗仁的儿子李幼邻从美国回来探亲,相互介绍认识后,李宗仁大概要跟傅泾波谈事,便对儿子说,你带傅小姐四处去看看吧。李幼邻长得非常英俊,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跟海澜很说得来。不知怎么说到了跳舞,海澜便对他说,“下次有舞会您能带我去吗?”李幼邻一口答应。不久,李公子便开着一辆吉普车来接海澜去跳舞。
那天晚上,凯绨在家开派对,邀请海澜参加。海澜去的时候屋子里已经有很多人了,凯绨见到海澜,立即拉着她说,“我介绍你认识一个人”。海澜被凯绨带到一个美国军人面前,那人的个子要比海澜高一个头还多,很帅气,他彬彬有礼地用中文招呼,“您好!”海澜愣了一下,也礼貌地伸出手说,“您好!”
从凯绨嘴里得知,那人叫约翰·海斯,上士,领事馆的文职人员。其实,海斯的中文只会那么几句,别人说快了就听不懂,幸亏海澜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不影响两人的交流。那天晚上,海澜跟海斯跳了好几支舞,临别时,海斯要了海澜的电话号码。以后,约翰·海斯便经常约海澜出去玩,吃饭、看电影。每次说好时间,海斯都会把吉普车悄悄地停在胡同里,等海澜出来,所以在很长时间里,家里一点都不知道她在跟海斯交往。
海斯究竟好在哪里,很多年后海澜都说不清楚,只觉得他不像别的美国人那样歧视中国人,儒雅温和,没有军人的粗野,人也聪明,最关键的是他非常爱海澜,一言一行都对海澜呵护有加。17岁的海澜天真率性,几乎还是个孩子,从未设想过自己的白马王子应该是什么样的,也从来没经历过恋爱,一下子被这突如其来的爱情击中了,沉溺其中。
1948年,国外的一些外交人员大多在北平南池子一带租房居住。南池子大街原是明清皇城内东南隅的街道,民国初年才有普通平民进入居住。海斯租住的是一座很漂亮的中式住宅,里面设施齐全,住着特别舒适,所以相恋之后,两人经常在那里约会。
奶奶去世了。按规矩停灵三日,举家哀悼。海澜虽然也伤心,但毕竟玩心太重,憋不住又悄悄骑着自行车出去看电影了。回家正好被李春撞见,李春责怪说,“这时候你还出去玩啊!”海澜看着四处挂着的白布,这才想起母亲曾经宣布过,“家有丧事,都不许出去玩”。
1948年11月,东北人民解放军80万大军,分三路秘密入关,参加解放平津地区的战斗。海澜和海斯在西山玩耍时,已能听到有人放枪了,海斯告诉海澜,共产党已经把北京给围上了。那段时间,傅泾波正好回京办事,一天,海澜和弟弟履任放学回家,在客厅见到了傅作义将军。傅作义跟傅泾波交情深厚,素有来往,恰逢傅泾波外出,傅作义说有要事相商,所以在客厅坐等。傅作义高高大大,微胖,穿着布军衣,系着皮带,海澜以前见过傅作义几次,又都姓傅,所以见了面觉得亲切,主动上前去打招呼,喊了声傅将军后,就坐下陪傅作义聊天。
傅作义很亲切地说,我给你们讲个故事吧。傅作义说的是一个军官,打仗前有个算命先生对那军官说,你将来要饿死的。那人根本不信,他有钱有势,就是打仗,身上还带着很多珠宝,随时可以换吃的,可后来他真的就饿死了。
海澜好奇地问,“他有金子,怎么就饿死了呢?”傅作义笑着说,“真饿的时候金子能当饭吃吗?”海澜和履任都跟着笑了起来。傅作义又感慨地说,“这算命,究竟可信还是不可信呢?”
其实傅作义说得并不是故事。当时北平确实有个叫马龙的算命先生非常灵验,国民党在前线节节溃败,很多国民党官员整日惶恐,都去问卦。马龙给一位国民党上校算卦时说他马上会离开北平,而且一去不返。那上校根本不信,因为以自己的官职,几乎不可能在第一时间被撤离。谁知,他尚未离开马家,就有传令兵急送一道命令,令他立即带好指定文件赶往南苑机场南下。这事很快传遍了军营,一时流言满城,为此傅作义还下令禁止属下官员请马龙算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