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11月09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新语
最赚钱的职业
易 蓉
  易 蓉

  最近我有个大学同学辞职留学准备当护士去了,新闻专业转行做护士的大跨度让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其实护士在很多欧美国家属于高收入职业,美国的一些护士收入甚至超越了医生,好几年前就有至少10种美国护士的年薪超过10万美元,比如ICU护士、养老院护士、护士麻醉师、助产士、急诊护士、手术室护士等等。

  但回头看看周围,在我们的医学院校里,护理专业通常属于冷门,常常流失严重。并不轻松的医学课程,更不轻松的就业状态,加上收入低、社会认可度低,让不少年轻学子动摇专业“初心”,有的还没毕业就换了专业,有的找工作时转了行。有数据显示,养老护理专业毕业的学生到岗第一年流失率就达到30%,第二年达到50%,第三年达到70%甚至更高。

  上周末,在上海健康医学院召开的国际护理教育论坛上,纽约大学护理学院全球健康与老年研究中心主任吴蓓说起,上月在华盛顿邮报列出的全美收入最高的10种职业中,护士上榜排名第九。与护理专业的学生们分享这个消息,是希望激发大家的热情,让大家看到专业的前景。在演讲中,与“高薪”一同分享的还有护理专业的就业领域和背景——随着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人们对于长期照护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不仅越来越多人需要获得专业的医疗护理,除了日常生活照料,文化娱乐等精神需求也需要得到满足。吴蓓觉得,这赋予护理更多职责和角色,他们可以是传统意义上的护士,同时也可能是医生、社会调查者、志愿者、法律工作者等等。

  我曾采访过一位美国男护士,他曾经在幼年身患重疾休学治疗。在医院的那段时光,他觉得陪伴自己最多时间、给予自己最多力量的就是护士而不是医生,因此痊愈后他就立志要当一名护士。吴蓓也说,护士是神志不清者暂时的清醒、截肢者的腿、新妈妈的知识和信心、盲人的眼睛和轻生者对世界的爱。

  护理等专业在我国遇冷,并不能责怪离开的学生,也不能将原因简单归为“收入低”。巨大的需求呼唤更多年轻人加入,但除了心怀爱心,专业的培训、多元的服务模式才能提升职业含金量和收入,留住更多人。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生态上海
   第A11版:长三角专版
   第A12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13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14版:财经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社会新闻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中国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
   第A22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5版:新民健康
   第A26版:热点/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A28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连载
   第A32版:阅读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阳光体育/新民教育
   第B03版:新民教育/科艺T台
   第B04版:上海教研/新民教育
   第B05版:上海教研/新民教育
   第B06版:专版/新民教育
   第B07版:新民教育/专版
   第B08版:校园内外·广告/新民教育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1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2版:大购网专版
兼职兼薪考验单位领导胸怀
主持人的故事
最赚钱的职业
“万物相联”需植入安全基因
“跳水价”
白蒜瓣、红蒜瓣、绿蒜瓣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5最赚钱的职业 2016-11-09 2 2016年11月0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