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有个大学同学辞职留学准备当护士去了,新闻专业转行做护士的大跨度让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其实护士在很多欧美国家属于高收入职业,美国的一些护士收入甚至超越了医生,好几年前就有至少10种美国护士的年薪超过10万美元,比如ICU护士、养老院护士、护士麻醉师、助产士、急诊护士、手术室护士等等。
但回头看看周围,在我们的医学院校里,护理专业通常属于冷门,常常流失严重。并不轻松的医学课程,更不轻松的就业状态,加上收入低、社会认可度低,让不少年轻学子动摇专业“初心”,有的还没毕业就换了专业,有的找工作时转了行。有数据显示,养老护理专业毕业的学生到岗第一年流失率就达到30%,第二年达到50%,第三年达到70%甚至更高。
上周末,在上海健康医学院召开的国际护理教育论坛上,纽约大学护理学院全球健康与老年研究中心主任吴蓓说起,上月在华盛顿邮报列出的全美收入最高的10种职业中,护士上榜排名第九。与护理专业的学生们分享这个消息,是希望激发大家的热情,让大家看到专业的前景。在演讲中,与“高薪”一同分享的还有护理专业的就业领域和背景——随着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人们对于长期照护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不仅越来越多人需要获得专业的医疗护理,除了日常生活照料,文化娱乐等精神需求也需要得到满足。吴蓓觉得,这赋予护理更多职责和角色,他们可以是传统意义上的护士,同时也可能是医生、社会调查者、志愿者、法律工作者等等。
我曾采访过一位美国男护士,他曾经在幼年身患重疾休学治疗。在医院的那段时光,他觉得陪伴自己最多时间、给予自己最多力量的就是护士而不是医生,因此痊愈后他就立志要当一名护士。吴蓓也说,护士是神志不清者暂时的清醒、截肢者的腿、新妈妈的知识和信心、盲人的眼睛和轻生者对世界的爱。
护理等专业在我国遇冷,并不能责怪离开的学生,也不能将原因简单归为“收入低”。巨大的需求呼唤更多年轻人加入,但除了心怀爱心,专业的培训、多元的服务模式才能提升职业含金量和收入,留住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