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文体新闻/体育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11月11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谁的狂欢?
华心怡
  午夜游荡的灵魂,被电脑屏幕明灭的亮光捕捉。越夜越兴奋,越夜越美丽。双11,败家娘们在狂欢。

  节日,是需要打造的,尤其是一个没有历史,没有传统,起初只是在某一平台上横空出世的节日。说起来,该是少了根正苗红的底气。古今中外,但凡节日,多少牵连着一些故事,一点希冀,或者某种纪念。虽然,在日后的岁月变迁中,节日的本身或许已与古老的初衷南辕北辙。双11,从光棍节的“单身有理”,变身购物节的“败家光荣”,不过短短数年的光景。

  实体店,是渐渐式微了。说来,虽怀念当日流连橱窗间轧马路的体验,但到底谁也不愿意多掏一倍两倍的钱去买相同的货物。少了房租,自然是能让利给顾客的。电商在中国,比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波澜壮阔地发达起来。文体明星,尤其是一线的文体明星,代表的是一种价值,或者说是一种价格。科比、贝克汉姆这些由国际顶尖经纪团队打造的超级巨星,做活动,签赞助,除了要达到某一天价数额,还必须严格审核其代言品牌在世界范围的认知度和影响力。所以,当他们齐齐为“马爸爸”站台,至少说明了后者资本之厚重。

  人,都是爱凑热闹的。其实折算下来,许多东西在双11也就便宜了十几二十块钱,一顿早餐的代价。但那种叫人血脉贲张的参与情绪,却让你自甘“剁手”。在这个“一言不合就买包”的时代里,即便落得穷到只能“吃土”,也要拼掉一个月,甚至几个月的工资,人们膜拜的是一种仪式感,一种双11营建的,物质买卖带来欢愉的仪式感。这真的好吗?没什么好不好的,只不过“买买买”早被人植入我们的生活,而今随波逐流。无处安放的精神格局,留到双11之后再作救赎。

  好了,明星已赏,眼圈已黑,双手已剁,补觉去。这只是一次物质的游行。醒来之后发现,虚弱的荷包,仍过度兴奋后疲软的神经无不指向:双11,电商的狂欢。      华心怡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热线
   第A10版: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阅读/连载
   第A23版:广告
   第A24版:大购网专版
   第B01版:新民法谭
   第B02版:新民法谭
   第B03版:新民法谭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家装之窗
   第B06版:家装专版
   第B07版:家装专版
   第B08版:互动/新民健康
你淘我淘他也淘
谁的狂欢?
广告
新民晚报文体新闻/体育A19谁的狂欢? 2016-11-11 2 2016年11月1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