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是需要打造的,尤其是一个没有历史,没有传统,起初只是在某一平台上横空出世的节日。说起来,该是少了根正苗红的底气。古今中外,但凡节日,多少牵连着一些故事,一点希冀,或者某种纪念。虽然,在日后的岁月变迁中,节日的本身或许已与古老的初衷南辕北辙。双11,从光棍节的“单身有理”,变身购物节的“败家光荣”,不过短短数年的光景。
实体店,是渐渐式微了。说来,虽怀念当日流连橱窗间轧马路的体验,但到底谁也不愿意多掏一倍两倍的钱去买相同的货物。少了房租,自然是能让利给顾客的。电商在中国,比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波澜壮阔地发达起来。文体明星,尤其是一线的文体明星,代表的是一种价值,或者说是一种价格。科比、贝克汉姆这些由国际顶尖经纪团队打造的超级巨星,做活动,签赞助,除了要达到某一天价数额,还必须严格审核其代言品牌在世界范围的认知度和影响力。所以,当他们齐齐为“马爸爸”站台,至少说明了后者资本之厚重。
人,都是爱凑热闹的。其实折算下来,许多东西在双11也就便宜了十几二十块钱,一顿早餐的代价。但那种叫人血脉贲张的参与情绪,却让你自甘“剁手”。在这个“一言不合就买包”的时代里,即便落得穷到只能“吃土”,也要拼掉一个月,甚至几个月的工资,人们膜拜的是一种仪式感,一种双11营建的,物质买卖带来欢愉的仪式感。这真的好吗?没什么好不好的,只不过“买买买”早被人植入我们的生活,而今随波逐流。无处安放的精神格局,留到双11之后再作救赎。
好了,明星已赏,眼圈已黑,双手已剁,补觉去。这只是一次物质的游行。醒来之后发现,虚弱的荷包,仍过度兴奋后疲软的神经无不指向:双11,电商的狂欢。 华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