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情绪激动,你可能会用“放松一点”、“安静下来”等语言去宽慰他,诡异的是:这些说法恰恰是最无效的缓和情绪的手段。有报道说人从紧张回复到松弛的状态至少要20-60分钟。另有研究显示,隐藏情绪或者是硬性地把情绪压制下来,往往会使对方的情绪更坏。
那么,应该说些什么来宽慰情绪激动的人呢?我曾经有一位办公室的同事,她比较容易紧张,面对工作压力和报表的完成期限,有时午饭也顾不上吃,晚上还要加班。某日我走到她的办公桌前,宽慰她说:“不用太紧张,你的报表不用做得十全十美。”
宽慰的话并没有起到效果,另一位同事悄悄地告诉我,她听了我的话更紧张了,认为自己的加班加点、废寝忘食地工作并没有得到上司的认可。于是,我改变了方式,那天,办公室人比较少,我走过去对她说:“最近怎么样?随便聊聊好吗?”她来到我的办公室,详细地描述了她承受的工作压力,还对公司运作上的一些问题提了很好的建议。我感觉她放松了许多,显然,用一些开放式的问题容易启动谈话,有助于缓和对方的紧张情绪。
如果你的下属要用英语作会议发言,他嫌自己的英语不够好而感到紧张。千万不要说“冷静一点”、“不要紧张”之类的话,而要允许他发言时看笔记,鼓励他发言时不时地稍作停顿和与会者眼神交流,甚至可以喝水,也可以和同事说点笑话。降低发言者自身的期望值会大大缓和他的紧张情绪。
有一种情况是亲人之间的宽慰,那可能真的是希望亲人不要太紧张。比如说某日我在亲友家中看到如下一幕:亲友夫妇在一边准备晚餐,一边收拾房间,夫人赶着要在晚饭前把衣服洗了,做这做那很紧张。他们11岁的女儿乖巧地对妈妈说:“妈妈,休息一会儿!”她停下手中的活,陪女儿看一会儿电视,喝一杯茶,真正地放松了。女儿的亲情,是无与伦比的缓和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