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3:新民法谭
     
本版列表新闻
~~~普陀区法院判决首例“妨碍诉讼活动”民事制裁案
~~~普陀区法院判决首例“妨碍诉讼活动”民事制裁案
~~~普陀区法院判决首例“妨碍诉讼活动”民事制裁案
     
2016年11月11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男子谎称货物丢失起诉物流公司被识破
普陀区法院判决首例“妨碍诉讼活动”民事制裁案
江跃中 施迪
  本报讯(记者 江跃中 通讯员 施迪)原想自导自演一出戏讹物流公司一笔钱的的李某,还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8月19日,普陀区法院判决了首例“妨碍诉讼活动”民事制裁案。

  2015年2月8日,原告李某在上海德邦物流公司办事处交付一批行车记录仪,托运至深圳市宝安区购得乐公司,收件人为李某自己。保价声明价值5000元,交货方式明确为只能营业点李某亲自提货。

  2月11日,李某收到物流公司短信,提醒其前往提货。但当日下午货物已被他人提走。当晚9时,李某即前往虹口区某派出所报警,称其发往深圳的行车记录仪在深圳被人用假身份证冒领。

  李某诉至普陀区法院,要求德邦物流赔偿5万元。德邦物流辩称,赔偿的前提是货物丢失,而该批货物是否确认丢失还未查实。

  德邦物流联系了当时的实际提货人,得知委托运输的该批货物本身就是李某要退货给购得乐公司的,且购得乐公司也承认收到了该批退货货物,且已钱款两清。 

  办案法官根据被告提供的线索,前往深圳调查。并查实,李某为海锚公司的员工。通过核实购得乐公司出具的对账单,确认海锚公司向购得乐公司多次采购若干行车记录仪。因未能全部销售完毕,海锚公司与购得乐公司协商将剩余300多台货物作退货退款处理的事实。 

  2015年2月8日,李某与购得乐公司员工黄某所派之人共同清点查验货物后,由李某将该批行车记录仪交付德邦物流运输至深圳。经核实,本案争议的退货行车记录仪货款18700元,已由购得乐公司通过银行转账至李某的个人账户。 

  普陀区法院审理后指出,根据法律规定,原告首先需要举证证明其因为被告的行为遭受了哪些损失。李某委托德邦物流运输的货物,原本就是退货给购得乐公司的,而实际上货物已经由购得乐公司提走,原告李某并没有因为德邦物流的行为造成货物丢失的损失。

  8月19日,普陀区法院作出判决,驳回原告李某全部诉讼请求,并由李某负担本案受理费用1050元。法院还认为,李某在本案诉讼过程中不如实陈述,隐瞒已经收到购得乐公司对货物退款事实,在明知货物已由购得乐公司领取的情况下,诉请德邦物流赔偿货物丢失的损失,妨碍了诉讼活动的正常进行,故对李某罚款人民币1万元。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热线
   第A10版: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阅读/连载
   第A23版:广告
   第A24版:大购网专版
   第B01版:新民法谭
   第B02版:新民法谭
   第B03版:新民法谭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家装之窗
   第B06版:家装专版
   第B07版:家装专版
   第B08版:互动/新民健康
智力残疾男孩缘何借款130万元?
男子谎称货物丢失起诉物流公司被识破
广告
新民晚报新民法谭B03男子谎称货物丢失起诉物流公司被识破 2016-11-11 2 2016年11月1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