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2016年11月15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新语
看病先看榜?
左妍
  左妍

  “看××病,上海哪个医院最好?”回答亲朋好友类似的问题,对于不少医疗卫生行业的从业人员来说是常事。哪怕我这类刚接触医疗行业的菜鸟记者,每个月也要回答好几遍。

  但从前天开始,我觉得自己要解放了,终于不用再绞尽脑汁查资料、厚着脸皮问同行了!因为新一期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推出的中国最佳医院综合排行榜、最佳专科声誉排行榜已出炉。

  粗略看了一下榜,身为上海人民,没有优越感是不可能的。这种心态像是学生看到期终考试高分榜,榜上有名,内心窃喜。上海的医院靠实力说话,这些年的努力和进步有目共睹。

  但是,这份榜单不牵扯统计数据和诊疗活动的书面报告,是以同行评议的方式产生的。也就是说,这是全国医疗机构的业内“口碑榜”。榜单的起起落落,大抵都符合同行印象,无非是谁前谁后,几个位次的差别而已。排名靠后的一些医院,则是彼此间没有什么可比性的医院交错,参考意义大打折扣。甚至有医院认为,没上榜,也好过在榜上垫底!

  这份榜单有利于患者了解中国医院的专科特色,也为疑难杂症和异地就医的患者选择医院专科时提供了参考依据,,榜单的客观性获得了专业人士和普通大众的认可。但眼下的排行也可能产生不良后果:一是引导病人向上走,大医院更加挤;二是刺激医院拼硬件、拼规模,忽视患者满意、人文关怀等追求;三是病人扎堆,导致专科声誉与患者实际就诊体验之间的差距继续拉大,影响医患关系。

  有专家建议,为了适应构建分级诊疗秩序的需求,不必把所有医院捆在一起排序,不妨倡导分级分类对医院进行排名,让患者增加对地区医院的信任度。只有医疗服务覆盖同一区域的机构进行排名比较,产生的结果才可能有意义。

  上榜固然好看,但在医疗服务体系中,每家机构都不应超越自身功能定位,一味追求高精尖。真正的好医院要能保障基本的救死扶伤,能满足各个层次不同需求的医疗,能包含专业的技术服务和人文关怀。毕竟,医院不是企业,不要过度关注某些指标,而否定了其他指标的价值。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09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10版:财经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阅读/连载
   第A23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别处风景
   第B04版:旅游资讯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别办成另一个“彭宇案”
城里的月光
看病先看榜?
“字多不看”让你失去什么
“信号蛋”
580个福尔摩斯及其他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5看病先看榜? 2016-11-15 2 2016年11月1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