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经过二十余年联赛职业化的培育,正在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蜂拥而来的资本旨在将中超的IP价值进一步做大,来换取未来更多的利益,花大价钱请来洋教头、名教头,甚至付出溢价的代价,都在所不惜。在球队管理上,中超投资人也借鉴英超,给了外教足够的话语权,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
优秀的外教能在合适的周期里给球队带来显著提升,他们通常战术功底扎实,深谙临场指挥艺术,也有足够的威望获得球员支持,将自己的理念贯彻到训练和比赛场上。但也有不少洋帅被证明并不适应中国足球的环境,特别是在与俱乐部和球员甚至联赛管理方的沟通上。
中超还远未像英超那样形成自己的足球文化,无论市场还是足球从业者中,均有待产生职业联赛发展真正的驱动力。目前阶段,大牌外教和名额限制的大牌外援是中超的重要推动力,他们的存在,更是为了提升中超的市场影响。从球队长远发展来看,熟悉球员、熟悉青训的土帅带教更有实际意义,而且性价比高,出于自身发展,土帅也更愿意和俱乐部长久绑定,共同进步。
从本赛季收尾后各俱乐部的计划看,土洋之争依旧是中国足球联赛未来一个阶段的醒目标识。吴金贵、李宵鹏、朱炯……和洋帅掰手腕,也有利于土帅加快提升。
金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