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东汉时期,中医名家张仲景就有关于各种食物禁忌的论述:“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以此致危,例皆难疗。”元代《饮膳正要·卷第二服药食忌》记载“有茯苓勿食醋”“有半夏、菖蒲,勿食饴糖及羊肉。”提示服用一些中药药材时不可同食某些食物。
忌口一定要遵循因人而异、因病而异、因药而异、因食而异的原则,提倡辨证论“忌”。按体质论,如果是实热体质,性燥温热的羊肉就是忌口的食物,而羊肉对于虚寒体质者就是滋补品,食之畅然。同样,实热体质适合服用清凉食物,比如菊花、百合、藕等,但对于虚寒体质,尤其脾胃虚寒的,菊花、藕就是忌口之物。
西医学也非常重视忌口,比如水肿病人忌多盐,糖尿病忌甜食,黄疸者忌油腻,胃酸者忌酸,腹泻者忌苦寒。一些过敏性疾病,如果明确是海鲜过敏,医生就会提醒忌口海鲜,一旦忽略禁忌,轻则诱发病情,重则危及生命。
病患常见有盲目忌口的情况。有人一喝中药就鱼腥虾蟹统统忌,忌生冷水果,忌鸡蛋家禽,忌茶,忌咖啡,这种一叶障目的行为,会人为地引起营养偏失,反而引发各种疾病。这是属于“忌口太过”。也有人错误地认为只要一喝中药就不能吃绿豆,不能吃萝卜、喝茶;有人轻信某些讹传,片面地不加分析地忌口,如长期拒绝动物蛋白,或过度迷信营养产品、保健品,久之也会引发营养失衡。这一类则属于“忌口不当”。
对于一些特殊人群,比如肿瘤患者,更应注意怎么忌口、何时忌口,譬如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因为病位特殊,不能自主进食、咀嚼和吞咽,影响食物的消化和日常营养摄入,如何合理饮食、合理忌口显得尤为重要。再如手术、放化疗后患者应忌温燥辛辣、粗糙坚硬、过烫的食物,以免刺激黏膜引发出血、溃烂、疼痛,延缓创面愈合;术后稳定期应均衡营养,健运脾胃;晚期患者不必过度强调忌口,应随食随安,遵循“胃以喜为补”的原则。
俗语说,“吃药不忌口,枉费医生手。”如果服用中药期间不忌口,或是盲目忌口,或是忌口不当,就会直接影响治疗药效。最后还要提醒大家,如果遇到弄不明白,或是难以判断的情况,切莫自作主张,最好去正规医院找正规中医师,获得正确的忌口指导。
洪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