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武康有一种很不起眼的萱草花,长在堂前屋后、小桥河边。橘黄色的花瓣,温婉恬静,花开时节,会散发淡淡的清香。诗人孟郊有“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的诗句。萱草花又名萱苏、谖草,《说文》记载为忘忧草,《本草纲目》名曰疗愁,老家称为母亲花。
家乡流传着一个古老的故事。许多年以前,有一位少女将远嫁北方。离开家乡时,母亲交给女儿一包萱草花种,嘱咐女儿到了千里塞外,把它撒在山岗上,等到满山遍野萱草花开,你就会见到娘了。从此,骨肉离散,天各一方。萱草花开,年复一年,母亲怀抱萱草花,依偎在胸前,直至终老。女儿在开满萱草花的山岗上,眺望家乡,思念母亲,望眼欲穿,最后客死他乡……
凄美的故事令人伤感,感人的诗文世代流传。孟郊的千古绝唱“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寸草心”就是萱草花。除此之外,历代文人墨客也为萱草写下了无数名篇佳句。
我经常会想,老家的萱草花之所以年年不衰,就是因为人们对所爱之人的思念不绝。每每看到萱草花,就会思念远在家乡年迈的母亲。有一天,路过一家花卉店,不经意间抬头看到一盆盛开的萱草花,盆间插有一枝花签,上面书有一行诗句:“焉得谖草,言树之背。”诗情“花”意出自《诗经》。我爱不释手,当即买下。
夜深人静,我在《诗经·卫风·伯兮》读到“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便我心痗。”朱熹注释道:“谖草,萱草,忘忧。背,北堂,母亲住所。”到哪里去找来一支萱草,种在北堂前好忘却了忧愁呢?阳台上的萱草花静静无语,淡淡的月光使人感怀,“萱萱寸心草,相思各一方。谖谖本忘忧,何日种北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