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6:新民财经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9月22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两代人不同的财富观
谈 璎

  首席记者 谈 璎

  什么是家庭的财富?两代人有着不尽相同的理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活观念的变化,中国人对财富的看法也在逐步演变。最近,汇丰中国发布了《中国大众富裕人群财富管理白皮书》,调查数据发现,身体健康、追逐梦想、家庭幸福和知足常乐等非物质因素正构成财富定义的新内涵,中国人的财富观与传统“货币化”定义相比有了明显延展,追求精神层面的富足感日趋成为构建美好生活的重要内涵。

  汇丰的这次调查委托尼尔森进行,针对个人流动资产在50万元以上的中国大众富裕人群展开。调查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西安、天津、大连、杭州、南京、佛山、东莞、郑州和武汉这14个主要城市的逾4600位受访者,其年龄跨越60后、70后、80后和90后四组,从多维度动态地呈现城市富裕人群的财富观念。

  调查结果显示的财富前十大关键词分别是:房子(58%)、健康(51%)、金融投资(48%)、事业(46%)、家庭和睦(45%)、车子(43%)、现金(42%)、知足心(41%)、实现梦想(39%)、阖家安康(37%)。分析认为,城市富裕人群对于财富的关注重点已经从个人财富增长扩展到家庭幸福安康,从着眼短期利益到放眼长远理想,从实现个人目标延展到承担社会责任。

  “代沟”不仅仅是一个社会现象,同样存在于财富观念上。父母想把眼中珍贵的东西留传下去,在子女的角度看未必那么在意。《白皮书》发现在财富的传承上,父母的意愿和子女的期望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调查按“当人父母”和“为人子女”的两个角色分组。具体来看,房产依然是父母希望传承给下一代的主要财富之一,而子女希望从父母继承的三大财富全部为精神财富,依次为:和睦的家庭关系、健康、阖家安康。这说明,在物质相对富足时代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更注重心理层面的精神需求,其中,以家庭为核心的幸福感极具重要性。社会往往会给年轻人贴上各种特征标签,其实,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不是能够轻易笼统概括的。他们有着与上一代并不相同的闪耀一面。

  两代人不同的财富观,折射出社会的变化。互相理解和包容,也许能算另一种看不见的财富吧。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郊野大地
   第A06版:读者之声
   第A07版:文体汇
   第A08版:话题/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人物
   第A10版:动态/文体汇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家装专版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夜光杯
   第A16版:新民财经
   第A17版:新民财经/理念分享
   第A18版:股市大势/新民财经
   第A19版:新民财经/家庭理财
   第A20版:金色池塘
   第A21版:金色池塘/晚晴风景
   第A22版:长命百岁/金色池塘
   第A23版:金色池塘/银发社区
   第A24版:广告/新民健康
内 页 导 读
打赢支付领域“暗战”斩断伸向账户“黑手”
两代人不同的财富观
新民晚报新民财经A16两代人不同的财富观 2018-09-22 2 2018年09月2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