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新民财经/家庭理财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9月22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莫被寿险销售“忽悠术”误导
刘宝民

  随着大众保险意识的增强,对寿险的关注度也随之走高,个人出资购买商业寿险成为百姓生活里的寻常事。专业人士提醒,在选择购买商业寿险时,一定要保持理性头脑,审时度势,量体裁衣,货比三家,谨慎出手,尤其防止被寿险销售“忽悠术”误导。

  了解险种特性谨慎出手

  粗略归纳一下,大致有这样几种现象:一是以偏概全,先入为主,只讲回报,不提风险,投资连结保险就是典型例证;二是隐瞒真相,虚假宣传,例如分红保险推销时完全忽视保障职能,起劲吹嘘分红获利;三是移花接木,瞒天过海,利用银行的职场窗口卖保险,让百姓误认为是在办理存款;四是随意许诺,出事否认,像疾病保险等事前根本不讲疾病范围,日后一旦索赔再推诿扯皮。

  老百姓对这种误导忽悠的寿险销售现象深恶痛绝,为什么屡禁不绝呢?原因主要来自三方面,首先,保险公司经营理念有失偏颇,定位失当。为扩大规模,增加保费,急功近利,扔进篮里全是菜,导致误导销售屡禁不止;其次是由于保费和个人年收入直接挂钩,加上部分保险业务人员和中介代理人素质不高,道德缺失,有意夸大产品的收益率和功能,甚至投其所好,埋下隐患;三是监管力度不够大,业务规范和制度建设有待加强;还有就是一些保险消费者总是希望自己的投资能够不断增值,在诱惑面前往往贪欲占了上风,容易忽略高风险,被个别销售人员所利用。

  “多管齐下”围堵“害群之马”

  为治理寿险“销售误导”,监管部门将其列入了今年重点治理解决的范畴,目前已经开通全国保险投诉服务热线电话12378,使得保险消费者遇到问题可以做到投诉有门了,这是切实保证保险消费者利益的重大进步。与此同时,“多管齐下”围堵行业“害群之马”,要求保险行业加强寿险窗口服务的规范性和标准化;建立消费者风险承受能力测试制度,对60岁以上人员强制实行风险压力测试,增强销售的合理性;完善保险营销员分级分类考试培训制度;建立销售误导责任追究机制,实行新型寿险产品的销售犹豫期以及电话回访制度,及时纠正销售瑕疵。除此之外,监管机构还将抓舆论监督,组织媒体深入公司、代理网点、投保人中进行明查暗访,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消费者须增强风险意识

  倘若换一个层面看,对保险消费者来说,同样有需要注意的地方。首先要增强风险意识,摒弃从众心理;其次要有主心骨,买保险的目的?不是投资理财,关键是保障身心健康;再有对险种要做到“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不听信传言和忽悠,坚持弄明白条款主要内容。一旦你真正成了投保的明白人,对保险认识自然就会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能更好地维护自身保险权益。如果中间仍有问题不清楚,不妨通过保险公司的热线电话先行咨询,再根据个人具体情况做出抉择,如此也不失为明智之举。 刘宝民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郊野大地
   第A06版:读者之声
   第A07版:文体汇
   第A08版:话题/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人物
   第A10版:动态/文体汇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家装专版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夜光杯
   第A16版:新民财经
   第A17版:新民财经/理念分享
   第A18版:股市大势/新民财经
   第A19版:新民财经/家庭理财
   第A20版:金色池塘
   第A21版:金色池塘/晚晴风景
   第A22版:长命百岁/金色池塘
   第A23版:金色池塘/银发社区
   第A24版:广告/新民健康
阿姐点外卖 大佬来埋单
理财产品整体收益缘何出现“六连降”?
莫被寿险销售“忽悠术”误导
金融知识送进校园
广告
新民晚报新民财经/家庭理财A19莫被寿险销售“忽悠术”误导 2018-09-22 2 2018年09月2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