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家里来了个新客人——一只几个月大的小法斗犬,昵称“魔魔”。主人出差,委托代照看两周。
从小就怕狗,照看小狗的任务自然落到先生身上。受人之托,他每天尽心尽责地照料它,驯化它,任劳任怨乐此不疲。而我则在狗狗被关在笼里时才敢在房里走动,当先生放它出笼吃饭玩耍,我就赶紧躲进卧室,把房门关紧,有时拉开一丝门缝来看稀奇。
带回第一天,魔魔在笼中一声不吭,喂食放出片刻,它也不叫。吃饭很乖,吃得很干净,呵斥它上便盆,他也不叫。我颇觉奇怪,自忖它声带尚未发育好,还不会叫。就这样在无声中度过了一天。
第二天早上六点,笼里传来了叫声,定是听到房里有了动静。起先声音是怯怯的,渐渐地叫声响了些,是礼貌地问早?叫主人起床?还是肚子饿了?
之后每天清晨,只要房里一有动静它就在笼里叫了。原来第一天来是怕生,不敢叫。其实,它的叫声丰富着呢!有时细腻,有时放肆,有时低沉,有时尖厉……每次出笼吃过玩过便过后再回笼里,只要先生身影在它视线范围内,它便会或蹲坐或卧躺,静静地。先生在沙发上坐着陪它,它会四肢舒展地安心地躺着,不久便发出微微的打鼾声……可只要先生一起身离开它的视线,它就叫,有时叫着叫着低沉下来,像呜咽,又似哀怨,听着还真令人感伤!
说来也奇,有几个时候它绝不叫:每次先生锁门外出,跟它说:“我走了,再见,要乖哦!”它竟然不叫,愣愣地看着,也有几次愣过一小会仿佛回过神来,在笼子里焦急地攀跃,可它不叫。
先生回来的时候,它也不叫,只是一味兴奋地在笼里腾跃。
我们在饭桌前吃饭,它心神宁静地安坐笼里从不打扰。
夜晚先生把灯一关,跟它说:“睡觉了,拜拜!”还真通人情,就此安宁到天明!
有一天先生因事要早出晚归,离家时跟它挥挥手说:“我要出门了,你乖点哦!”它真的乖乖地蹲坐着,不叫一声,默送背影。在先生离家的八九小时里它竟然不发一声地待在笼里,忍耐力之强令我震惊。我把自己关在卧室,不敢惊动它。中午不敢给它喂食,更不敢放它出笼。唯恐锅碗瓢勺声响大,不进厨房,陪狗狗饿一顿倒也心安。连洗手间都不敢上。我俩都艰难地熬着,直到先生回来才解放。
先生每天陪它疯玩至少三次,喂食、逗乐,它快乐得蹦跳追逐,与新主甚欢。如此天天,方知狗狗的叫声除了对外界的警戒,更多的是跟主人亲昵的情感交流。都说狗狗是人最忠实的朋友,它懂得感恩回报。可你得为它一生付出时间和辛劳,你得善待它,对它负责。它毕竟不是玩物。这份责任,一点不比养育孩子轻。
小客人明天要回去了。多有怠慢,请多包涵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