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6:投资理念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7月14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考验IPO的底线
咖啡馆
文兴
  谁都知道当今股市的衍生品不少,涨跌都有赚钱的场所,比如股指期货、融资融券等等,也知道虽然股市大盘不好,但也有不少股票已经连续创出新高。但是比较股市内外的因素,比较海内外情况,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就是我们的股市严重失血了。

  最近,一天夜里朋友来电说有消息“救市”了,笔者问什么内容,回答说“新股发行暂停三周”。笔者一想怎么会是“暂停三周”?什么意思,暂停就暂停没有必要来个“三周”啊,立即回答“什么来源?不太可能啊”。之后自己上网了解情况,一查,不禁哑然失笑,新股发行减速三周,是一篇文章,完整的标题是“新股发行减速三周,庞大‘预备队’仍重压A股!”这是一篇记者的报道,对一段时间来的新股发行做了统计和归纳,发现“新股发行减速三周”:近三周,新股申购频率降至一周3只的低水平,让各方对新股抽血的担忧消减,新股发行减速已成不争的事实。但与此同时,上市“预备队”的规模却日渐增长,面对排队等待上市的七百多家企业,A股市场仍然“压力山大”。

  如果仅谈股市的大盘起落,主要就是考虑股市一段时间里的资金与筹码平衡问题。所谓资金就是指股市中的存量资金,即参与股市的股民与机构保证金总和。所谓筹码就是股市的流通市值。它们存在一种匹配关系,在一个预期上涨和预期下跌的不同背景下,产生不同股市水平。而目前它们是什么样的现状呢?相较于几年前3万到4万亿元的存量资金,近期的最新数据显示,A股投资者保证金已回落至6081亿元。目前公募基金持股市值只占流通市值7.8%,机构持股市值只占15.6%,显然,目前我们的A股还是个散户市场,资金与筹码出现不平衡。更严重的是,随着股市继续下跌的预期越来越强烈,资金还会继续离开股市,而看得见的筹码如IPO和大小非减持却源源不断地补充到股市,一个结论股市天平已经失衡。

  解决的方法也是在资金与筹码两方面动脑筋。在增加资金供应方面,证监会已经做了不少工作,不带偏见地说今年以来证监会对引进各路“长期资金”想了不少方法,如社保基金、养老基金、企业年金、公积金等等,还落实了QFII增加额度、扩大范围等等,做的都是“引资入市”,增加股市的存量资金或者在人们的脑海中增加资金入市的预期,从方法、规定、预期都试图在失衡的股市天平的资金这边增加分量。

  在减少筹码如IPO和大小非减持供应方面动作不大,供应量依然不小。不过最近一周证监会未召开首发发审会,未审批一家IPO企业。2009年IPO恢复发行以来,这样的情况极为罕见。

  股市的筹码与资金已经失衡,也是到了必须紧盯发审会,股市是否跌破“钻石底”已经无足轻重,而停不停IPO的底线似乎不远了。因为总不能看着天平倒了而不管吧?等吧。 文兴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科教卫新闻
   第A05版:民生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文娱新闻
   第A09版:体育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读者之声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目击
   第A17版:社会与法
   第A18版:社会与法/特别关注
   第A19版:社会与法/时事热议
   第A20版:社会与法/海上拍案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服务指南
   第B03版:大势分析
   第B04版:股海淘金
   第B05版:百姓沙龙
   第B06版:投资理念
   第B07版:投资基金
   第B08版:拍卖指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10版:国家艺术杂志/视觉产生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纸上展厅
   第B12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
   第B16版:连载
要重视股市资金的大流失
价值投资两年了
画说股市
考验IPO的底线
比较机会和风险的概率而定
正确投资应该持仓几个股票?(五)
新民晚报投资理念B06考验IPO的底线 2012-07-14 2 2012年07月14日 星期六